色戒原著是张爱玲哪本小说

2024-04-12 16:25:43 综合百科 投稿:LE
最佳答案出自张爱玲的《情场如战场》。内容:主要讲的是叶伟芳和叶伟苓两姐妹之间的爱情争斗。姐姐叶伟玲是一个大方得体、爽直明朗、有点男性化的人。但她对于爱情却是非常含蓄、害羞的。在一次的交换邮票的活动中,她不知不觉地对陶文柄产生了好感。在追求爱情上,她却是小心翼翼都

色戒原著是张爱玲哪本小说

1

出自张爱玲的《情场如战场》。

内容:主要讲的是叶伟芳和叶伟苓两姐妹之间的爱情争斗。

姐姐叶伟玲是一个大方得体、爽直明朗、有点男性化的人。但她对于爱情却是非常含蓄、害羞的。在一次的交换邮票的活动中,她不知不觉地对陶文柄产生了好感。在追求爱情上,她却是小心翼翼都再不能小心翼翼了。她对爱的表达是那么的含蓄。与此同时,妹妹与她的性格刚好相反,美艳、擅于交际。但对于爱情,很多人都觉得她很儿戏、不靠谱。

色戒:又残酷又赤裸的黑色爱情——解读张爱玲《色戒》

2

《色·戒》是张爱玲作品中最短的小说,却又是写了最久的,18000多字的小说,从1950年删删改改到1978年才出版。

很诡异,以她的才气,几天就可以写出来了,怎么用那么久?删删改改的,又在藏什么呢?

张爱玲自己说:“这个小故事曾经让我震动,因而甘心一遍遍修改多年。”

从剧情上来说,小说讲述了岭南大学的学生,计划用美人计,刺杀来香港的特务头子易默成。

负责色诱的是女主王佳芝。她之所以加入这场行动,是因为暗恋召集人邝裕民。

但王佳芝,却被情敌赖秀珍设计,被迫与同学粱润生发生了性关系,以坐实“麦太太”的假身份。

啼笑皆非的是,在王佳芝失去处子之身后,易却离开了香港,到上海去筹组汪精卫伪政府。王佳芝的肉体牺牲变成了笑话,甚至被同学们视为“脏了”。

这场暗杀也以闹剧收尾。

3年后,当时爱国学生邝裕民等,已是重庆特务头目老吴的手下。他们再度找到王佳芝,并希望她再次色诱暗杀易。

王佳芝没有拒绝。她接受了培训,并勾住了易默成。

但在刺杀几乎得手的时候,易默成给王佳芝送上一枚鸽子蛋的钻戒,并对她说:“我对钻石不感兴趣,我只想看到它戴在你手上。”

王佳芝恍然意识到,自己爱上了自己要刺杀的人。她的心防决堤了,终于对易默成说出了那句:“快走”。

易默成慌忙逃离,波谲的暗杀,又一次以戏剧性的失败收场,而等待王佳芝和邝裕民等人的,是死亡。

李安说过:“看到小说结尾,王佳芝叫易默成“快走”时,我觉得很震惊,我对张爱玲非常愤怒,她怎么可以这样写?”

在色戒上映的2007年,这种愤怒在网络上铺天盖地,人们在咒骂王佳芝——因为自己的私情,耽误了一场伟大的刺杀。

对那句“快走”,我最初的感受是:我看不懂,但大受震撼。

可是,当年那个愤怒的李安,却在中年时,把这部小说搬上了银幕,并且,还保留了原著中的主要剧情,为什么?

而原著中的暴露描写,只有寥寥7个字“像洗了个热水澡”,李安却把这7个字,扩充为3场限制级的床戏,又为什么?

答案也在于那句“快走”。

在与余光中的对谈中,李安提及那句“快走”:

“张爱玲用女性的性心理学,来对抗父系社会下对日抗战这么神圣的事,当她把易先生放走时,小女子小小一句话,好像把几千年父系历史结构抽掉一个东西,突然瓦解。

这是一个小女子的力量,性欲的力量,是个很不道德的力量,可是又很巨大,让我们深深反省。”

这样说还是有些抽象,换个讨巧的说法来说:

《色·戒》是把History,改写成了Herstory。

张爱玲把本来中华民族集体叙事的历史,放到王佳芝这一个人、一个女人的个体眼光下。

不再有千秋万代、不再有江山社稷、不再有民族大义,只有一个女人的情与爱。而“爱”,在张爱玲看来:爱是不问值不值得。

这种视角的巨大转变是颠覆性的,但老实说,也是“大逆不道”的。

于是,在这部小说里的两组人物——

一组是汉J易默成的一方,历史上的绝对反面,但在小说里,却不是那么“坏”了;

一组爱国学生邝裕民的一方,历史上的正面形象,却幼稚、荒唐、让人“反感”。

原著那种黑暗狠辣,被李安忠实地搬到电影中——

爱情是荒谬的,友情是虚伪的,亲情是荒芜的,国家是四分五裂的,爱国者是似是而非的,只有性的快乐是真实的,而这唯一的真实恰恰又是不可说的。

从这个角度来说,色戒要处理的议题,是一种巨大的反叛,它在模糊道德的边界?或者说,在淡化历史的正邪?

连张爱玲自己也知道,那是“犯戒”的,但“色”与“爱”的诱惑,又使她无法拒绝。

因此,一方面,色戒这部小说的语言,是欲言又止的、躲躲藏藏的;

另一方面,张爱玲又留下了一扇窗口,让人去“张看”。

或许,也正是这种拧巴,成就了张爱玲敏感又黑暗的笔下世界吧。

张爱玲《色·戒》:别自恋了,他根本就不爱你

3

近日,由汤唯主演的《大明风华》正在热播。提起汤唯,总会想起她的成名作《色·戒》。《色·戒》是著名作家张爱玲的作品,也是张爱玲诸多小说中,最为耗时的一部作品。虽然仅仅有28页,却花了张爱玲30年的时间。

张爱玲曾说,“这个小故事曾经让我震动,因而甘心一遍遍修改多年,在改写的过程中,丝毫也没有意识到三十年过去了,爱就是不问值不值得。”

这部历经30年的作品,讲述了女知识青年王佳芝,刺杀汉奸失败,断送了性命的故事。虽然王佳芝怀有报国之心,但她的心智却并不成熟。而她的自恋,又让她做出了错误的决定,以至于最后走向了悲剧。

1. 表面上是情深不能自已的爱情悲剧,实际上是自恋带来的不幸

邝裕民等爱国青年,欲对汪伪政府的特务头子易先生实施“美人计”,而相貌出众的王佳芝则是“美人”的最佳人选。王佳芝满怀爱国之心,但毕竟刺杀特务,是件非常危险的任务,稍有差池,随时都会赔上命。所以,再三考虑下,王佳芝才终于答应。

虽然王佳芝知道刺杀易先生,是他们此次的目的,但是她却并不懂,该如何控制自己的感情。甚至在与易先生相处的日子中,不知不觉被这个男人吸引了。所以,王佳芝便越陷越深,以为遇到了真心对待自己的男人。

但其实,情场老手易先生对王佳芝却并不是爱。因为王佳芝对他而言,不过和其他贪慕虚荣的女人一样,各取所需罢了。但情感经历并不丰富的王佳芝,却自恋地将这一切看作了爱情。

弗洛伊德认为:自恋者并不是一定要把自己的整个人,当作自恋的对象,他通常将自己的自恋贯注于个性的某个方面。

事实上,王佳芝的自恋,就贯注于了自己的容貌上。十五六岁,就忙着抵挡各种追求的王佳芝,理所当然地认为,男人看到自己,都会心动。她毫不怀疑自己的魅力,甚至相信,在他们第一次打牌时,易先生就被自己吸引了。

王佳芝心思细腻、善于察言观色,但由于自恋,王佳芝误把观察到的细枝末节,当作了易先生对她的爱,所有才会在纠结与犹豫中,放过了易先生。如果她能时刻保持清醒,正确地认识自己,也不至于会误判,更不会误了卿卿性命。

(想知道更多关于《色·戒》的详情,那就打开今日头条APP,在上方搜索栏输入“张爱玲色戒小说在线阅读”,就可以阅读原文,重温经典哦!更多详情,可以点开头条搜索)

2. 自由间接引语中,尽显王佳芝对人对事的自恋

《色·戒》确实是一部非常值得一读的作品,小说中最主要的形式特征,就是其独特的叙事方式。通过心理活动的透视,在行文间运用自由间接引语的叙事方式,来展现人物的内心活动。特别是通过对王佳芝的描写,让我们了解到了她的自恋情结,同时更为后期的悲剧结局,埋下了伏笔。

“自由间接引语”是一种以复杂的方式转述别人语言——人物语言或思想的,它既具有“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的某些特点,又具有自身的独特性。它主要出现在文学作品中,多用来描述人物的内心活动,让人物的精神世界,特别是埋藏在内心的细微活动如实地展现出来。

①与阔太太的相处间,尽显佳芝的自恋

佳芝疑心马太太是吃醋,因为自从她来了,一切以她为中心。

这一段是小说的开头,易家的麻将局上。自从王佳芝扮演的麦太太出现后,马太太就好几天都没来。王佳芝认为马太太是嫉妒自己抢了她的风头,才不来的。但事实上,小说也通过几个阔太太的聊天,交代了马太太这几天不来,大概率是因为请客的问题。

王佳芝所扮演的麦太太,只不过是个跑商单的妇人,能给易太太带些稀罕玩意儿,“以她为中心”,确实有些言过其实。王佳芝之所以会认为马太太嫉妒自己,也是因为她的自恋情结。因为她总是对自己的评价过高,所以才会觉得别人都围着自己转。

②借由爱国情怀,尽显佳芝的自恋情结

既然有牺牲的决心,就不能说不甘心便宜了他。

这一段是王佳芝行动前,与梁润生鱼水之欢时的内心活动。王佳芝在学校剧团是当家花旦,她曾慷慨激昂地演过爱国历史剧,并长时间沉浸在历史剧中的爱国热情里。所以,刺杀汉奸的任务,对她来说既兴奋又荣耀,她也自恋地将自己看作悲壮的牺牲者。

弗罗姆认为,人要获得与外在的关联,把个人的自恋转变为群体的自恋,也是一种解决办法。

王佳芝通过加入刺杀组织,将个人的自恋,转换成了一种群体的自恋,信心满满地认为,通过伙伴们的设计,可以刺杀成功。虽然王佳芝并不愿意“奉献”自己,但既然这是爱国行为,就必须要有所“牺牲”,因此她内心的不甘心,才会被光荣的爱国“牺牲感”压抑了下来。

③与易先生的相处间,尽显佳芝的自恋

这个人是真爱我的,她突然想,心下轰然一声,若有所失。

这一段是易先生陪王佳芝买钻戒时,王佳芝看着易先生时的内心独白。王佳芝年轻貌美,十二三岁的时候,就不断收到异性的告白。对她而言,所有男人都理所当然地会爱上自己。麻将桌上,所有的阔太太都有钻石戒指,只有她没有,易先生为了帮她找回面子,便带她去挑选戒指的行为,更让王佳芝产生了错觉。

虽然王佳芝有任务在身,但她毕竟是个花季少女,也没有成熟到可以恰当处理自己与易先生感情的程度,在她的心里还是追求浪漫的,也想要一份美好的爱情。所以,才会错把易先生脸上的“悲哀”看作“怜惜”,自恋地以为易先生爱上了自己。

通过“自由间接引语”的叙述方式,作者清晰地描绘出了主人公王佳芝的心理活动,让我们通过她的自恋,不仅更深刻地体会到了王佳芝对自己的认知不完全,也让我们借由此,找到了刺杀任务失败,以及悲剧的源头。

3. 做人不要太自恋,清晰地认识自己,才能告别悲剧

古希腊奥林匹克山的神庙上,写着五个字:“认识你自己”,后来,哲学家苏格拉底便把这句话,当作了自己的哲学箴言。“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往哪里去?”不同的人,都会有不同的解答。但却也又一次向我们证明了,“认识自己”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情。

而事实上,生活中许多的麻烦和纠结,都恰恰是不能充分认识自己而造成的。《色·戒》中,王佳芝的自恋,实际上就是她对自己的认知不足。因为从小就有许多爱慕者,所以她对自己的容貌和魅力,相当有自信;而她也因为爱国的光荣感,压抑了“奉献”自己的不甘心。

但是,她却从来没有想过,对于一个情场老手而言,女人到底是玩物,还是知己。而她作为一个涉世未深,且感情经历并不丰富的小女生,是否真的有魅力,让老奸巨猾的易先生为之癫狂。

事实上,在这段情感中,易先生最终还是理性胜过了感性。所以,王佳芝既断送了自己的性命,也断送了伙伴们的性命。虽然王佳芝只是小说中的人物,但因为过于自恋,而断送性命的,却并不只是会出现在小说里。历史上,因为自恋而败北的项羽,大家应该并不陌生。

西楚霸王项羽生来力大无比,所向披靡。在灭秦的过程中,他“攻定陶”,“拔襄阳”,“斩李由”,“杀宋义”,叱咤风云,令诸将慑服。特别是巨鹿之战中,项羽更是破釜沉舟,带领将士们杀出了重围。项羽的英勇,令许多人折服,他本人也十分自恋,从没把别人放在心上,也不认为任何人可以成为自己的威胁。

公元前206年,刘邦率先攻入函谷关,项羽在巨鹿取得胜利后,听闻刘邦想要在关中称王的消息,勃然大怒。刘邦当时无法与项羽正面抗衡,便利用项羽的伯父,为自己说情。鸿门宴上,刘邦假意求和,范增等人建议项羽杀掉刘邦,以除后患。但此番劝谏,项羽却并没有放在心上,也因为他的自恋,而相信了刘邦说的话,并放走了他。

所以,在项羽的“放水”下,刘邦逃离了鸿门宴,也保住了性命。而项羽则因为这次的误判,放虎归山,最后穷途末路,自刎于乌江。项羽虽然所向披靡,但是他终究是凡人,而且人心本来就多变,没有人能读透另外一个人的全部心思。他虽然厉害,却并不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而回到小说《色·戒》里的王佳芝也是一样,她满以为自己魅力四射,却并不知道,自己在易先生眼里,和那些风月女子并没有什么不同。

生活中,其实像王佳芝、项羽这样自恋的人有很多,他们虽然天生丽质或天赋异禀,但却也因为自恋过头,将一把好牌打成了稀烂。人生最悲哀的事,就是你连自己是谁,都搞不清楚。因为如果你不能清晰地认识自己,只一味地活在自恋里,那你的人生,注定要与悲剧相遇。

莱辛曾说:我们的骄傲多半是基于我们的无知

巴甫洛夫也曾言:无论在什么时候,永远不要以为自己已经知道了一切。不管人们把你们评价的多么高,但你们永远要有勇气对自己说:我是个毫无所知的人。

基于我们对自己不够清晰的认识,我们常常会因为外界的称赞或是追捧,而自鸣得意。但其实,这些表露在外的优势,并不是我们的全部;而这些优势,也并不一定在所有人、所有事上都会起作用。所以,无论我们多么“优秀”,都不该自恋地觉得自己真的优秀,而该小心谨慎,保持对自己的清晰认识。

做人不要太自恋,因为自恋的人,会看不清前方的路,也会容易被路边的石头绊倒。做人一定要清晰地认识自己,因为你只有先了解了自己,才有机会了解别人。但愿我们都能清晰地认识自己,告别自恋,走出人生的悲剧。

WwW.BaiKeZhishi.Com
标签: 原著 小说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baikezhishi@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