爿这个字是什么意思(爿这个字是什么读)

2024-04-19 00:04:46 综合百科 投稿:口天吴
最佳答案名词:劈成片的竹木等。《说文》:爿,判木也。从反片。指事。又如:柴爿,竹爿。量词:商店、工厂等一家叫一爿。如:一爿水果店。用于田地等,相当于“块”。茅盾《秋收》:听说踏满一爿田就要一块多钱!用于整体的部分,相当于“边”、“段儿”、“截儿”等。《说岳全传》

爿这个字是什么意思

1

名词:

劈成片的竹木等。

《说文》:爿,判木也。从反片。指事。

又如:柴爿,竹爿。

量词:

商店、工厂等一家叫一爿。如:一爿水果店。

用于田地等,相当于“块”。

茅盾《秋收》:听说踏满一爿田就要一块多钱!

用于整体的部分,相当于“边”、“段儿”、“截儿”等。

《说岳全传》:走上前一斧,将荷香砍做两半爿。

介词:

方言:相当于“间”。

《中国歌谣资料·福建民谣

品味乡音15|说“爿”

2

作者:安父

从前穷,婴儿用的尿布都是用破衣裤上拆下来的破布片做的,几层叠起来,再以粗大的针脚绗起来。也不像现在用尿不湿一样一次用过就扔,而是通过洗、晒反复使用。这种尿布台州乡间叫“尿爿”,“爿”读〔bǎi〕。

细想一下,台州的“爿”有三种用法:

一是破旧、破碎、破败、劣质、低等一类意思,与名词连用。如破瓦片叫“瓦爿”,破草席叫“席爿”,破衣服称“衣裳爿”。“尿爿”就是这种用法。这种用法也可指非片状的甚至很大的东西,如破桌称“桌爿”,破旧的屋子称“屋爿”。这种词又常常成为表达情感的贬义词。沙发明明是新的,因为看不上眼,就说“这沙发爿值几个钱!”车子是刚买的新车,却说“买这种车爿干什么?”人也明明不是残废,只是穷点无用点,却说“这种人爿谁嫁给他!”这些用法中“爿”具有名词性,在词的组合中具有中心地位,与“破衣”“破车”这种规范汉语中的“破”有词性上的差异。这也就是台州方言词汇的丰富美妙所在。

二是量词,片、块的意思,指那种平展的片状物。如一爿席、一爿瓦、一爿树叶、一爿菜地等等。夸一个孩子说话伶俐,就说“这爿嘴花一样”;厌恶某人说话的胡编乱造,就说“她这爿嘴,能当真?”指树叶等小片状的东西时就等同于“瓣”了。“瓣”与“爿”在台州方言中仅一音之转,“瓣”指较小的片状物,而“爿”所指对象可大可小。

甲骨文有“爿”字,如下图。

段玉裁注《说文解字》认为:“析木,左爿右片。”甲骨文可证明,这个观点作为字源(即字的来历源头)是错误的。但我认为作为追加的字义,“析木”叫爿不无依据。“析木”不是非得横向地“断木”,也可以包括纵向地“劈木”;我家乡把劈柴叫做“柴爿”就是依据之一。柴爿为什么叫柴爿?相对于原木,它是片状的;相对于平整光洁的木板,它又是破碎、粗劣的低等东西。

段玉裁又把“爿”的读音注作“读若牆”,我以为也不无错误存在。这个错误的来历是:上古中原都以泥土筑墙,筑墙时要用板从两边夹住然后在中间夯上土,所以“牆(墙)”字偏旁的“爿”是夹泥土的木片即所谓“板筑”的“板”,在“牆”字中它是象形的(象夹板及其外露的两个铆脚)构字部件,起表义的作用,而段氏误把它当作了读音符号,从而推断为牆的读音。

“爿”与“片”“牀”“牆”在文字诞生的关系上现在还扯不清。我猜想,它们都是同源头的:粗劣的木片就是“爿”,到需要量词了,把“爿”反个面就成“片”字;木片支起脚睡人就是牀,木片支起来筑牆就产生了“牆”。在甲骨文产生的商代以前,因为金属工具的落后,人们制作木板不易。随着工具发展,人们制作木板容易了,使用木板也更多了,就又造了专指片状木板的形声字“板”。

柴爿

劈柴台州叫“柴爿”,字形、读音及其词义都是最原始的。

尿爿的“爿”,集中了片状、破旧、劣质、低等全部词义和鄙薄的看待态度,是“爿”字字义原始、综合的运用。

爿有爿的价值,现在四十岁以上的国人,有几个在人之初时未曾享受过尿爿的燥爽,得益于它的帮助呢?

台州桃渚古城

皤滩古街

又想到台州桃渚古城的城爿、皤滩古街的屋爿、黄岩宋瓷窑的碗爿、三门石窗的窗爿……想来,事物其实无所谓爿不爿,只是人们是否关注它,怎么对待它。

黄岩宋瓷窑场地的“碗爿”

三门石窗

黄沙和黄金其实等值。

图片来源:网络

WwW.BaiKeZhishi.Com
标签: 这个字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baikezhishi@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