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霄美食城(云霄县美食)

2024-04-09 15:16:29 舌尖美味 投稿:LE
最佳答案云霄县美食有烧窑鸡、绿豆粉粿、米梭、云霄萝卜糕、云霄水圆仔、云霄煎饺、云霄水面、云霄枇杷等。1、烧窑鸡:烧窑鸡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传统名肴,烧窑鸡的滋味别致,肉质鲜嫩,香气异常。2、绿豆粉粿:绿豆粉粿是云霄的传统风味小吃,晶莹剔透,柔韧有弹性,冰凉滑嫩,味道

云霄县美食

1

云霄县美食有烧窑鸡、绿豆粉粿、米梭、云霄萝卜糕、云霄水圆仔、云霄煎饺、云霄水面、云霄枇杷等。

1、烧窑鸡:烧窑鸡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传统名肴,烧窑鸡的滋味别致,肉质鲜嫩,香气异常。

2、绿豆粉粿:绿豆粉粿是云霄的传统风味小吃,晶莹剔透,柔韧有弹性,冰凉滑嫩,味道鲜美。

3、米梭:水晶饺子,本地名“米梭”,其外皮晶莹剔透,软适爽口,皮面点缀一条小沙虾,馅有萝卜、虾仁、猪肉等,味道鲜美,形状独特,百食不厌。

4、云霄萝卜糕:萝卜糕也叫菜头粿,菜头可不是蔬菜的头,而是白萝卜的叫法。蒸好后的萝卜糕,切成一块一快,反复煎炸后酥脆金黄,沾醋或者番茄酱、甜辣酱入口,外焦里嫩、香而不腻。

5、云霄水圆仔:云霄水圆仔又称大肉丸,是一道福建云霄的传统小吃。色泽洁白,脆嫩鲜美,据传,云霄水圆创刊是从广东潮汕传入的。此后,制作方法经云霄人改造,遂形成独特的风味。

6、云霄煎饺:特色美食,她的特色是用猪油煎,芳香四溢,回味无穷。

7、云霄水面:云霄水面的做法相当讲究,和好面粉后,要搅出筋来才能做面条,而且只添加些许的碱和食盐,最大限度保持了自然原味,再用擀面棍子做成扁扁的、长长的片状,然后用切面刀切成条形,放入水里煮,捞起来配上蒜头油、葱头油、加些手工肉圆,现在有的还加海鲜、猪内脏等,再加入事先熬制好的高汤,味道鲜美无比。

8、云霄枇杷:云霄枇杷,福建省云霄县特产,具有风味和品质俱佳、果实柔软多汁、细嫩化渣、易剥皮、甜酸适度、风味浓、香气足等特点。

闽南云霄10大“平民小吃”

2

云霄县,隶属福建省漳州市,是漳州下辖的七县之一。该县总面积1166平方公里,比香港略大一些,人口41万多。

云霄作为地名出现,始于1736年(清乾隆元年),称云霄镇。

1798年(清嘉庆三年),置云霄抚民厅, 抚民厅是清代独有的地方行政制度与行政区划。

1913年,改云霄抚民厅为云霄县。

云霄的开发史始于唐代。公元669年,唐朝归德将军陈政、陈元光父子率将士入闽,在今天的云霄区内开屯建堡,把先进的中原文明带入闽南南部这片小平原。公元686年,陈元光上奏朝廷设立“漳州府”,府衙设在今天云霄县的火田镇,开创了1300多年的漳州历史。

陈政也被称为“开漳圣王”,是闽台地区重要的民间信俗。在台湾,漳州籍人集聚地,甚至将陈元光尊为“开台圣王”。

火田镇有座高耸入“云霄”的山,据称被当年的陈氏父子称作“云霄山”,即今天白石大茂山。

云霄名称的由来是否因“云霄山”而得名,当地史学界仍存争议。

地处闽南南部边陲的云霄县,依山傍海,山海相间,独特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的的天然环境,形成了极为丰富的小吃。由于昔时经济欠发达,造就了许多经济实惠的“平民小吃”。

1

泥蚶

云霄的泥蚶,以漳江出海口的竹塔镇最为有名。

据载,明代开始就有人在滩涂养殖泥蚶。

云霄人吃泥蚶,用开水烫过,掰开泥蚶还流着红色汤汁,又被当地人称为“血蚶”。

竹塔的泥蚶可鲜食或酒渍,亦可制成蚶干,肉味鲜美、口味独特、营养丰富、饮誉遐迩。

云霄有句谚语:“拉蚶炒豆”(闽南语),说的是除夕夜,云霄人的吃蚶文化。

2

水面

水面在云霄极为普遍,经济实惠的一碗水面,既可以填饱肚子,又是当地一道正宗美食,成了“最平民”的小吃。

水面需选择高筋上好面粉和面,用擀面杖挤压成扁平长状片,拉成面条状,放入滚烫的锅中烫熟后,盛在碗中,加入大骨汤,配上油葱头、蒜头酱等佐料(油葱头是整个水面的灵魂),再加入少许的脆丸(当地特有的,用精选的上乘精瘦猪,在粘板上用擀面杖反复敲打38分钟,敲打成粘糊状,用手搓捏成脆丸,口感Q弹),两片绿叶菜。一碗鲜香可口的水面扑鼻而来,食后令人回味无穷。

3

烧窑鸡

烧窑鸡是一道色香味全的传统名肴。据称选用本地童子鸡,将鸡内脏掏空,塞入秘制调料于鸡腹中,再用锡纸将鸡包严,放入窑里烧烤。烧烤时,温度的控制至关重要,是技术活。烧烤出来的鸡,色泽金黄,滋味别致,肉质鲜嫩,香气异常。

有关烧窑鸡的由来,当地还流传着这样一种传说。

清朝年间,当地有位举人,进京赴考,结果名落孙山。在返乡路上,身上仅有的一些盘缠又遭山匪洗劫一空。读书人碍于情面,即便忍饥挨饿,也不敢向人家乞讨,以山果野菜果腹。某日,在山路边捡到一只被猎人打伤的山鸡,书生饥饿难忍,便将山鸡用湿泥巴裹住,架在石块垒成的烧窑里烧烤。烤熟后,剥开烧成硬块的泥壳,金黄色的烤山鸡香味扑鼻而来。书生想,既然仕途无望,何不回乡经商。书生返乡后,经营了“烧窑鸡”。

4

缢蛏

缢蛏是海生贝壳软体动物,它喜生长在有淡水注入,盐度较低,涂质柔软,硅藻丰富的港湾潮间带,潮退时居穴,潮涨时出穴摄食饵料。

漳江湾滩涂地处江、海水交汇处,位于县境东南部,是漳江及其支流的汇合处,尤以东厦镇的缢蛏最为上乘。

用蛏苗人工放养,一年就可起捕。

缢蛏放入锅里水煮,加入少许的生姜、葱叶。煮熟后的缢蛏,肉质清甜,嫰滑可口,营养丰富。

东厦产地的缢蛏,既无咸腥味,又无臭泥气。具有补阴,清热,除烦,解酒毒等功效。

5

肉管

云霄人称为“肉管”,龙海人则叫做“五香卷”。

主要食材有:精选五花肉、鱼露、白糖、五香粉、沙茶酱、味精、芹菜、洋葱、白萝卜,番薯粉。将这些搅匀,用豆腐皮裹包,放入油锅里油炸,掌握油锅的温度很重要,才能炸出金黄色的“肉管”。

色泽金黄的“肉管”,外酥内嫩、醇香可口、食后口齿留香,令人回味无穷。

6

沙爹肉串

云霄县境内的常山华侨经济开发区,这里集聚着六七十年代从东南亚各国归国的归侨,他们将侨居国的特色美食带来这个聚落,不断交流融合,形成独特的东南亚风味美食。开发区管委员每年举办“东南亚美食文化节”,吸引周边的食客前来品尝东南亚美食风味。美食节期间展出的印尼、马来西亚、越南美食多达60余种,尤以沙爹肉串最具特色。

与市面上常见的烤肉串不同的是,常山沙爹肉串传承了印尼传统做法,选用上好的鲜肉,切成小肉块,放入混杂有椰汁、花生酱、白糖、盐、黄姜、棕榈油、沙茶酱、菠萝汁、耗油、白胡椒粉、咖喱酱、鱼露等佐料中腌制33分钟。取出后,放在炭火上烧烤。烤熟后,放在碟中,浇淋秘制的酱料,秘制的酱料才是整个沙爹肉串的灵魂,才能真正体现异国风味特色。

7

烟肠

云霄“烟肠”,当地闽南话叫“烟呛”,也有称作“灌肠”。顾名思义,将配料灌入猪小肠里。

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人们生活尚不富裕的云霄,逢年过节或者宴请贵宾,烟肠成了必不可少的主菜。特别是婚宴酒席,这道“硬菜”成了标配。

配料其实并不复杂,将剁碎的五花肉伴入五香粉、白糖、蒜泥、鱼露、料酒、番薯粉等,搅拌均匀后,灌入洗净的猪小肠内,两头用缝衣线扎紧。放入锅里文火水煮熟33分钟,即可取出食用。云霄有些乡村的做法,是“灌肠”用柴火烟熏干,再在太阳下晒干,可以保存较长的时间。因此,才有“烟肠”的叫法。

8

水圆仔

云霄水圆仔,俗称大肉丸,是一道云霄随处可见的传统小吃。

它选料特别讲究,要求屠宰的猪肉不能超过半小时,用神经组织尚未坏死的肉,否则肉的粘性大减,影响Q弹筋道,制成圆仔不够脆嫩。

制作方法并不复杂,选用新鲜的上乘的猪腿瘦肉做主料,用擀面杖不断敲打成肉泥,加入少量的番薯粉,配上鱼露、卤汁加工而成。色泽洁白,脆嫩鲜美。

9

浮枣

云霄“浮枣”,尤以陈岱镇最为正宗。当地又称“蚝哆”。

据说,上世纪六十年代,陈岱镇附近滩涂多,盛产海蛎,当地人将牡蛎、虾米、五花肉、生米粉、生姜、鱼露、切丝红葱头、葱叶搅拌均匀后,放入油锅中油炸,酥脆鲜香,入口易化。

10

水晶饺

水晶饺子,当地称作“米梭”,在云霄家喻户晓。

其外皮晶莹剔透,软适爽口,皮面点缀一条小沙虾。馅有萝卜丝、虾仁、五花肉等等。

“米梭”味道鲜美,形状独特,百食不厌,是昔日云霄人节假日必备上桌的美食。

如需转载,请联系原创者!谢谢!

福建云霄:这些“云霄味”,我馋了

3

云霄,一座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城市。在这里安逸的生活,足以让一线城市社畜们流下羡慕的泪水。青山绿水里的生活,随处可见的公园,总是要排队的美味小吃......慢节奏的生活方式,让每一个生活在云霄的人都有着很强烈的幸福感。

煎、炒、烹、炸、煮,油炸格外具有诱惑力。云霄人的地道饮食里,从来都不缺少油炸食品的影子,让我们来一起走进这些令人迷恋的云霄本土美味炸物。

O煎(蚝煎):云霄人喜欢接地气地叫它“O煎”,新鲜的蚝仔与鸭蛋君情投意合、心心相印,共谱美食神曲。饱满的鲜蚝肉与切碎的包菜、精瘦肉混合配以地瓜粉和打散的鸭蛋,调和酱油、盐、胡椒粉等酱汁,加水均匀搅拌,铺于油滋滋作响的平底锅中,时机成熟来个完美后空翻,待两面色泽金黄,起锅装盘,蚝肉恰到好处地夹杂在柔软的蛋花之中,一口下去,外酥内软、油而不腻、鲜嫩多汁、美味无比。

陈岱浮枣:由陈岱人首创的浮枣历史可以追溯到六十年前,也叫它“陈岱蚝哆”。循着浓浓的香气来到小摊前,映入眼帘的可不就是这圆鼓鼓、黄澄澄的家伙,十足的配料让你大饱眼福,鲜蚝、猪肉搭配葱、尖米粉等调料混合均匀,舀起调好的料填进磨具放入油锅之中,如枣般在油锅里上下沉浮、翻滚人生,待色泽金黄便可捞起沥干,酥脆可口,合理的荤素搭配令其肉香中透着一抹清香,味蕾大呼过瘾。

油枣:圆滚滚、黄澄澄的油枣是藏匿于云霄街头巷尾的美味。红薯去皮切片,上蒸锅蒸熟,沥干水分装盆,加入糖,没有固定量,想吃甜一点就多放一点,待红薯不烫手了,一点点倒入糯米粉,直到红薯团能团成小丸子,爱吃黏的可以多加点糯米粉,爱吃红薯多点的,可适当少加点糯米粉。锅里烧油一定要小火,汤圆般大小的油枣特别爱糊,五成油温下入红薯丸子,飘起捞出,待油温升高再复炸一分钟,外皮更酥脆,好吃的油枣就出锅啦!外酥里糯,一口一个,买上一袋,吃得不亦乐乎!

肉煎:出自老店“绍衣堂”,只此一家,绝无仅有,在时间的长河里逆流而上,经久不衰,散发出承载几代人味蕾记忆的独特魅力。白猪肉、面粉、米浆、地瓜粉、黑糖、葱头之类的寻常食物搭配在一起,变成了意想不到的美味,富含白猪肉居然也油而不腻、外酥内嫩,令人一吃就停不了口。每天一到饭点,煎摊前总是会排起长长的队伍,锅里飘出的香味总是让排队等候的人们一边耐住性子一边垂涎欲滴。

发煎:发煎就是肉煎的朴素版美食,米浆、地瓜粉、黑糖、葱头等寻常食材,调配在一起激起了千层浪,技术娴熟地在平底锅上铺上一层,待其成型对折装袋,美味的发煎便做好了,更可在对卷之前洒上些许白糖,又是另一番风味。

炸肉管:肉管,是一道具有云霄特色的名吃,风味类似但不同于厦漳、龙海一带的“炸五香”。肉管的制作工序繁琐且充满了技术感,云霄县城乡多数肉制熟食店均有出售。做好的肉管放入油锅中以中火油炸,“滋滋滋——”热油不停地运作对其施展魔力,油炸过程中要经常翻动,待炸至金黄色即可捞出沥油。可别放凉,要立马趁热切成若干小段,配上番茄汁或辣椒酱、酸萝卜片等,食之外酥内嫩、回味无穷。

煎菜头粿:所谓“菜头粿”,便是萝卜糕,云霄人把萝卜叫做“菜头”,“菜”“彩”同音,这个粿自然有新年“好彩头”之意。萝卜糕,丰腴而厚实。乳白色的菜头粿经过油锅的历练,被炸至金黄,空气中弥漫着菜头的香气,沾醋或番茄酱、甜辣酱即可食用,外焦里嫩、油而不腻、香而不甜。一口咬下,内馅洁白,味道清香而不甜腻,质地柔软鲜美、软滑甘香。咀嚼咽下之后,清甜的萝卜还在嘴里回甘,真好吃!

其它炸物:云霄“炸”美味,何止于上,煮熟的水饺放入油锅中煎至金黄沾着白醋,便是好吃到停不下来的煎饺;虾、猪肉条调以配料裹上面粉在油锅中滚炸即成酥脆可口的虾嗲、猪肉嗲,而以萝卜丝为主角,混匀面粉浆装入梅花形状的模具油炸便成了美味的梅花嗲……

云霄,是著名的开漳圣地漳州的发祥地当年设州肇始,治所就在云霄。细细算来,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如果要继续往上追溯,东晋时的绥安县,县治也在今天的云霄境内。用闽南话说,这真的是古早古早以前。有古早历史的地方,体现在饮食上,自然也寻觅得到古早味。

云霄地处亚热带,万物生机勃勃,“四时有不谢之花,八节尽长春之果”,摆上餐桌的各种物产保持了最大程度的新鲜,味道当然不错。所以,云霄人在乐呵呵地自谦这里是“小地方”的同时,其实也不无骄傲地说,“在我们小地方,人们正过着诗一般的生活呢!”

(文:谢榕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

WwW.BaiKeZhishi.Com
标签: 云霄县 美食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baikezhishi@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