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气用途中主要与化学性质有关的是-氨气用途

2024-04-04 01:15:22 百科达人 投稿:口天吴
最佳答案氨用于制造氨水、氮肥(尿素、碳铵等)、复合肥料、硝酸、铵盐、纯碱等,广泛应用于化工、轻工、化肥、制药、合成纤维等领域。含氮无机盐及有机物中间体、磺胺药、聚氨酯、聚酰胺纤维和丁腈橡胶等,都需直接以氨为原料。此外,液氨常用作制冷剂,氨还可以作为生物燃料来提供

氨气用途

1

氨用于制造氨水、氮肥(尿素、碳铵等)、复合肥料、硝酸、铵盐、纯碱等,广泛应用于化工、轻工、化肥、制药、合成纤维等领域。含氮无机盐及有机物中间体、磺胺药、聚氨酯、聚酰胺纤维和丁腈橡胶等,都需直接以氨为原料。此外,液氨常用作制冷剂,氨还可以作为生物燃料来提供能源。

氨气在家禽养殖中是不可避免的,这里教大家怎样合理通风

2

氨对地球上的生物相当重要,它是许多食物和肥料的重要成分。氨也是所有药物直接或间接的组成。氨有很广泛的用途,同时它还具有腐蚀性等危险性质。由于氨有广泛的用途,氨是世界上产量最多的无机化合物之一,多于八成的氨被用于制作化肥。

一、氨气是一种有毒、无色、有强烈刺激性臭味的气体,可感觉最低浓度为5.3 ppm。

  1.当鸡舍内氨气浓度达20 ppm并持续6周时,就会引发鸡肺部充血水肿、鸡群食欲下降、产蛋率降低;

2.达到50 ppm时,数日后会导致鸡发生喉头水肿、坏死性支气管炎、肺出血、呼吸频率降低,严重的将出现死亡;

3.达80 ppm并持续2个月时,可以导致蛋鸡产蛋率减少90%,死亡率增加;

4.达100 ppm时,死亡率将明显增加。可以说氨气的存在对于鸡的生长具有极大的威胁作用,一般鸡舍内的氨气浓度应保持在20 ppm以下。

二、氨气含量高造成的危害

  1.氨气和潮湿垫料会促使鸡**生疾病。即便只有5ppm的浓度(难以被人类鼻子察觉),氨气能够刺激鸡只呼吸系统内的保护粘膜,使其更易感染上疾病。

2.氨气离垫料越近浓度越高,这也正是鸡只所在的位置。氨气会溶解于鸡只眼部周围的液体内,对其造成强烈刺激,浓度过高会使鸡只眼睛变瞎。

垫料潮湿和氨气浓度高的其它缺点还包括:增加鸡只脚部病变、胸部水疱、皮肤烧伤和结痂等问题。

现在发病率最高的鸡慢性呼吸道疾病、腹水症、肿头综合征等等,都与空气质量密切相关。鸡群中任何疾病都会导致鸡只以身体补偿、应付病状,造成饲料能源浪费。再者,任何伤损或非健康的状态都会增加鸡只品质降低和胴体污染的现象。

  (1)使鸡处于亚健康和亚临床状态。亚临床状态对鸡的增重和生产性能影响更大,鸡处于亚临床状态会最终影响鸡的营养需要、采食量、增重成本。

  (2)机体的免疫力降低:动物免疫力的变异性受季节因素、环境因素、应激因素的影响。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含量高、温度高、湿度高都能使鸡的免疫能力下降。

  (3)有害气体含量高,氧的含量相对较低,会使鸡较长时间生活在缺氧的环境中,表现为精神萎靡,食欲减退,体质下降,生产力降低,对疾病的抵抗力减弱,极易感染一些传染病。

  (4)严重的会发生疾病

  猝死症:低氧和高二氧化碳刺激呼吸,当吸入气体中含氧量不足或较高二氧化碳时,对延髓呼吸中枢存在直接抑制作用,导致呼吸障碍,甚至呼吸停止,造成猝死。

  腹水症:血液中低氧和高二氧化碳,使肾的代谢发生改变,形成腹水。

  鸡的慢性呼吸道疾病:该病由鸡毒支原体(MG)引起,鸡群中均有一定比例的鸡体内携带这种病原体,正常情况下,没有其它疾病发生时,这种支原体不会引起鸡**病。带菌鸡只多在应激(环境中尘埃多、氨味浓、饲养密度大、新城疫气雾免疫)条件下和发生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鼻炎时才能继发本病。

  急性肺炎、肺水肿:硫化氢会通过呼吸道进入肺泡,一部分很快进入血液,刺激神经系统,引起心脏衰弱、急性肺炎和肺水肿。

  气源性大肠杆菌病:有害气体含量高的时候,呼吸道粘膜受到损伤而感染大肠杆菌病,引起肉鸡的气囊炎。

  气管炎和支气管炎:尘埃微粒具有较强的吸附性,大量的细菌、微生物等可能吸附在尘埃中,进入气管或支气管的尘埃微粒可使鸡发生气管炎和支气管炎。

  (5)危害:出栏体重小、成活率低、死亡率高、饲料转化率低、用药成本高等,导致经济效益低。

三、降低氨气危害的几点措施

  1、及时清除鸡舍内氨气的粪便和垫物 特别是在高温和高湿的环境中,鸡粪等有机物应及时清除,直接消除氨气的产生源,并及时通风换气,以避免舍内氨气积聚导致浓度过大。

  2、保持鸡舍干燥通风 我国很多地方夏季温、湿度都很高,应注意降温防湿。冬季除做好保温工作外,更要重视舍内的排污除湿,要定期打开排风扇和加大换气孔,以保持舍内空气新鲜。当舍内氨气浓度达到20 ppm时,即可闻到有浓重的氨气味,此时就需要马上通风换气,至人进入后无闷气、无刺鼻刺眼感觉为度。

  3、生物除氨法 有研究表明,乳酸杆菌可降低鸡粪中氨气的产生,EM制剂亦有控制消除氨气的作用。使用无抗生素生物饲料是最有效、最便捷的生物除氮方法。无抗生素生物饲料采用易消化的原料,降低氮源的排出;其中含有丰富的乳酸杆菌、酵母菌、芽孢杆菌等有益微生物活菌,能够降解含氮有机物,减少氨气的产生。使用无抗生素生物饲料,氨气浓度可降低70%以上。

  4、物理除氨法 在鸡舍内悬挂放入木炭的网袋,利用木炭的吸附性,可以降低空气中氨气的浓度,同时在地面适当撒些活性炭、煤渣、生石灰等具有吸附作用的垫料,均可不同程度地减少甚至消除空气中的氨气。

  氨气对肉鸡生产的影响

  氨气(ppm)、 8周龄体重比(%)、 料肉比、 胸部囊肿发生率、 气囊炎发生率

  0 、100、 2.1 、3.4、 0

  25 、98.1、 2.15 、14 、3.5

  50、 94.5 、2.19 、11.9 、4.1

  测定肉鸡舍内氨气浓度的一般标准是:

  10-15ppm:可嗅到有氨气味;

  25-35ppm:开始刺激眼睛和流鼻涕;

  50ppm:鸡只眼睛流泪,发炎;

  75ppm:鸡只头部抽动,出极不舒服的样子。

  综上所述,氨气含量的控制对肉鸡养殖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此,建议广大养殖户采取综合措施,降低圈舍中氨气的浓度,给鸡一个清洁的环境,让它发挥最佳生长潜能。

关注我或私微信我,回复“在”,获取终身养殖管理技术指导,用易懂的语言,一线的养殖管理技术,为您分享更多养殖知识,祝您养殖无忧

氨气对猪群的危害到底有多大?

3

在猪场的日常生产管理中,猪舍氨气浓度的控制一直是令养猪人头疼的事,猪吃料就需要排便,而排便就会有氨气产生,但猪舍氨气浓度问题需要养猪人时刻提防,否则将对猪场经济效益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

猪对空气中氨气浓度的含量非常敏感,猪舍内氨气浓度的含量达到0.005%以上时,猪群的健康就会受到影响。猪群长期生长在较小氨气浓度环境中(如:氨气浓度的含量达到0.01%以下)会发生氨的慢性中毒现象,猪只生长发育会受到影响;如果猪群处在氨气浓度较高的环境中(如:氨气浓度的含量达到0.03%)会发生氨中毒现象,猪只会表现严重的病理变化。

猪舍氨气浓度过高影响猪只生长繁殖性能

氨气进入猪体内后,作用在黏膜组织,氨气就有较强的刺激作用,会刺激黏膜细胞快速生长、代谢,致使细胞耗氧量、耗能量增加,另外,猪只自身对氨气的解毒也是一个高耗能过程,这就会消耗掉本来用于猪只生长的营养,从而影响猪只的正常生长,增加料肉比,降低养殖利润。

氨气浓度过高也会影响母猪、公猪的繁殖性能,会致使母猪受孕率低、产仔数少、产弱仔,公猪jingye质量下降等,降低猪场生产经济效益。

猪舍氨气浓度过高降低猪只抗病能力

氨气会通入呼吸系统进入到猪只的血液中,氨气会作用于血红细胞,致使血红细胞运载氧气的能力下降,猪体免疫机制是通过酶的氧化作用实现的,而酶的氧化离不开氧气。因此猪舍中氨气浓度含量过高会影响猪只的抗病能力,从而给其它病原侵入机体提供了契机,致使猪群疫情多发。

猪舍氨气浓度过高会诱发猪群呼吸道疾病

氨气易溶于水,进入猪体的呼吸道后,会作用在潮湿的黏膜上,引起猪黏膜充血、喉头水肿、支气管炎,严重时会引起肺水肿、肺出血等。氨气还会引起猪只眼部发病,致使猪只流泪、角膜和结膜发炎,我们平常发现猪只眼角有泪痕,很有可能就是因为猪舍内氨气浓度超标导致。

猪舍氨气浓度防控措施

要想控制猪舍内氨气浓度就需要弄清楚氨气来源,氨气主要猪由只排出的粪便、猪胃肠道内,以及垫料发酵产生,然后对其进行针对性的防控。

1.猪舍卫生

猪粪便是氨气的主要来源,因此猪场一定要做好猪场的卫生,及时清扫猪舍中的粪便,使用漏粪板的猪舍,要采取措施,及时把粪尿排出猪舍外。

猪舍如果使用垫料,要保证垫料干燥洁净,并做到及时更换,以防垫料腐烂增加氨气的产生。

2.通风换气

猪场管理人员做好猪舍的通风换气工作,可采用自然风与机械风向结合的方式,保证猪舍内氨气浓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3.控制合理的饲养密度

猪舍内猪群养殖密度大,排放的粪便基量也就大,因此要合理控制猪群饲养密度,特别是在冬春寒冷季节,猪舍通风条件不良的情况下,更要控制饲养密度,防止氨气含量超标。

WwW.BaiKeZhishi.Com
标签: 氨气 用途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baikezhishi@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