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关冶炼厂是国企吗 韶关炼钢厂

2024-04-09 05:55:16 综合百科 投稿:口天吴
最佳答案韶关冶炼厂不是国企。韶关冶炼厂现为深圳市中金岭南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公司类型为其他股份有限公司分公司,不属于国企。深圳市中金岭南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韶关冶炼厂于1999年01月22日成立。法定代表人钟勇,公司经营范围包括:冶炼、制造、加工:有色金属矿产品、深加

韶关冶炼厂是国企吗

1

韶关冶炼厂不是国企。韶关冶炼厂现为深圳市中金岭南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公司类型为其他股份有限公司分公司,不属于国企。深圳市中金岭南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韶关冶炼厂于1999年01月22日成立。法定代表人钟勇,公司经营范围包括:冶炼、制造、加工:有色金属矿产品、深加工产品等。

国企是指国务院和地方人民政府分别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的国有独资企业、国有独资公司以及国有资本控股公司,包括中央和地方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和其他部门所监管的企业本级及其逐级投资形成的企业。国有企业,由国家对其资本拥有所有权或者控制权,政府的意志和利益决定国有企业的行为。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支柱。

高唱时代凯歌|一代代韶关工矿人用青春和汗水铸就辉煌

2

1958年,韶关就被国务院确定为华南重工业基地;1978年,韶关工业总产值在全省位居第五,是省内仅次于广州的重工业城市;建起了以“华南”冠名的华南重型机床厂等十大企业;

中国生产的第一架飞机,提供了我国第一颗原**70%的铀材料,广东生产的第一台台式电脑,在全省领先的电风扇、洗衣机、黑白电视机,都是在韶关大地诞生的;

大宝山、凡口等企业,共同把韶关打造成了声名远扬的“有色金属之乡”;韶钢、韶冶、韶铸等企业,持续占据国内同行业的“高地”,造就了众多的全国和全省第一……

作为广东省的北大门和老工业城市,韶关工业发展有着辉煌的历史,而辉煌的背后,靠的则是一代代韶关工矿人用艰苦奋斗、甘于奉献、坚韧实干、追求卓越的工矿精神,用青春和汗水乃至生命奠定和铸就的。

转型升级后的韶钢现代化生产线

一部韶关工业发展创业史,一曲韶关工矿精神励志长歌。

韶关工业发展曾盛极一时

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韶关先后新建大小厂矿企业63个,迁并、扩建和改造旧企业100多个,韶关工业史上第一次出现重工业比重大于轻工业比重。

第二个五年计划制订时(1958年),韶关被国务院确定为华南重工业基地,建设钢铁、机械、煤炭、化工、电力、有色金属、建材、轻工八大基地。随即,韶关工业企业迅速集聚起来。至1962年,韶关工业企业(含中央与省属企业)发展到1156家,工业产值第一次占据工农业总产值的主导地位。

韶钢

1964年开始,国家从“战备疏散”的战略出发,把韶关作为广东的“小三线建设”地区。期间,先后建成广东利民制药厂、水轮机厂、齿轮厂、油泵油嘴厂、柴油机厂、韶关冶炼厂、广东综合塑料厂、七四五矿等企业。

1969年,韶关工业总产值达4.4亿元,占韶关工农业总产值的51.0%,工业总产值首次超过农业总产值。韶关开始形成机电、机械、冶炼、化工、纺织、造纸、电子计算机、化肥等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计算机、电风扇、洗衣机、黑白电视机相继问世,走在全省前列。

韶关冶炼厂

1973年起,韶关电子工业开始涉足代表世界最先进水平的电脑领域,曾名噪一时,在全省、全国享有相当声誉。1978年,韶关工业总产值在全省位居第五,成为省内仅次于广州的重工业城市。

1987年,韶关工业总产值达33.58亿元,列广州、佛山、江门、深圳、汕头、惠阳之后居全省第七,其中有色金属开采业、煤炭采选业居全省首位。

水泥厂

20世纪80年代,采选、机械、纺织、冶金、电子、化工、木材加工业成为韶关的支柱产业。

进入新世纪,韶关适应新形势发展的新要求,一方面,对污染大、效益低的企业进行关闭整顿,另一方面,加大转型升级力度,推动全市工业产值持续增长。

一代代工矿人用奉献铸就韶关辉煌

“三天两夜不离开坑道,困了就在采场边睡一阵,不为别的,就是为了掘进队的荣誉。”没有奖金,没有补助,只是为了煤炭产量与掘进进度。这是当年(1970年)梅田矿务局掘进队长、湖南籍矿工杨烈树的工作经历,也是千千万万韶关工矿人用奉献创造辉煌的缩影。

韶关工矿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就是韶关工人阶级艰苦创业的过程,体现了韶关工矿人的追求和奋斗,形成了既有新中国国有企业发展特性,又有韶关地域特征的文化现象。

韶关齿轮厂,童铜韶/摄

1958年,冶金工业部决定建设韶关钢铁公司,从祖国四面八方赶来的建设者,通过人拉肩扛,日夜连轴,在一片野兽出没的荒芜土地上,开始了艰苦的钢铁创业。1966年8月22日,韶钢炼出第一炉钢水。当时的韶关工矿人,在极其艰难的情况下,与天斗、与地斗、与困难斗,硬是在这方没有任何工业基础的土地上,先后建成了一大批大型骨干企业。

翻开韶关工业发展史,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是艰苦奋斗、开创未来的信念,是不怕牺牲、甘于奉献的情怀,是勇于担当、坚韧实干的气概,是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风格。

建国后韶关工矿企业发展部分典型事件和先进人物

部分典型事件

◆第二个五年计划制订时(1958年),韶关被国务院确定为“华南重工业基地”。国家一声号令,韶关工业企业迅速成规聚集,广州、上海、北京、沈阳、武汉等地的工程技术人员源源不断赶赴韶关,仅1958年11月份报到人数就达20000多人。

韶钢炼钢车间

◆1964年,国家从“战备疏散”的战略出发,把大量具有战略意义的厂矿迁移、设置在云贵川一线,称为“三线建设”,韶关作为中国南方的第二道陆地防线,是广东的“战略后方”,于是韶关成了“小三线建设”地区。

◆1958年,冶金工业部根据国家第二个五年计划和*****关于“在中南建设五大厂矿”的指示,决定建设韶关钢铁公司。1965年9月,*****再次询问韶钢的建设情况。1966年8月22日,韶钢炼出第一炉钢水,标志着韶关钢铁厂正式诞生。

广东省大宝山矿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一角, 巫寅婷/摄

◆1958年建厂的韶关发电厂是列入国家计划的“华南重工业基地”六大工程之一,开启了“电灯照亮韶关”“电力驱动韶关”的历史。

◆曲仁矿格顶矿首创全岩独头大巷手工装岩月掘进103米的全省最高纪录。格顶矿马木棉二〇一小组创造全年单进1300米的曲仁局最高掘进纪录,被煤炭部评为“快速掘进队”。

◆石人嶂钨矿逐步实行点灯照明、风钻凿岩、井下矿车轨道出矿、地表索道钢斗运矿、机械化选矿等采选作业,是当时广东省第一个采用机械化采选作业的有色金属矿山。

石人嶂钨矿,图片来源网络

◆地质队:凭着一本译自苏联出版的《铀矿普查与勘探》,在深山野岭安营扎寨,住草棚和杉皮房,点煤油灯,一顶草帽、一个背包、一壶凉水带着铁锤、罗盘和放大镜等老地质“三件宝”,穿行在粤北的崇山峻岭中。在翁源找到了我国第一个大型花岗岩型富铀矿区,并且建起了我国第一个简法炼铀厂,为我国第一颗原**提供百分之七十的原料。

◆1970年6月26日,*****亲自批发的**中央文件中,把大宝山矿的建设和选矿试验列为国家重点项目。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韶关风扇厂为了展示他们生产的风扇质量,让风扇在产品展示厅全年度全天候转动。

◆无线电一厂生产了广东第一台台式电脑,在全省、全国均享有相当声誉,一厂也因此更名为计算机厂。

◆全国第一座土法铀水冶厂、全国第一台800千瓦全封闭绕线式异步电动机、全国第一座80型快速高热水锅炉、全国第一座双曲拱薄壳水库大坝、全省第一台16位数分立文件台式计算机、全省首座封闭式轻钢结构棉纺主厂房、全省第一座卡普兰式低水头转桨、双调式机组水电厂等,均诞生于韶关。

部分典型企业和人物

王明健:白天干了晚上干

作为地质队水冶厂技术负责人,在那段苦并自豪着的日子里,王明健接到过两封电报,第一封电报:奶奶病危,速回。因为保密需要,他只能答复:在广东工作忙,无法回去。几天后接到第二封电报:奶奶死了。这个由奶奶带大的年轻人红着眼睛忍着泪,走回了他的水冶厂车间。

1959年,因为冶炼铀矿的杰出成就,王明健被评为全国劳模。

这是建国后韶关工业体系的第二位全国劳模,也是“华南重工业基地”布局以来的第一位全国劳模,在王明健的私人“藏品”里,有一支红色的国产英雄钢笔,那是1959年11月参加全国群英代表大会时*****赠送的。也就是在这一年,韶关井喷式地产生了三个全国劳模,并且全部来自工矿界。

聊起那时的工作和干劲,他说:“没有礼拜天,没有奖金,没有补贴,一直这样干,白天干了晚上干,晚上干了白天干,可是人们都干得这样有精神。”

二十余岁纺织女工:成为全国劳模

1969年,韶关工业总产值达到44232万元,首次超过农业总产值,作为“小三线”的韶关工矿建设如火如荼。此时,刚毕业的袁湘兰和一帮女同学坐上了来学校接她们的汽车,一起进入韶关市第一棉纺厂。

这时候的韶关是广东的大后方,大批工厂应战略需要拔地而起,袁湘兰和工友不仅要学纺织技术、完成生产任务,生产设备的搭建也是纺织工人要解决的问题。

1977年,20岁出头的袁湘兰凭借出色的纺织手艺和劳动表现当选全国劳模,出席了全国工业学大庆会议,第二年又作为广东代表参加了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得到*****的接见。

回望过去,她心里最自豪的是曾经为韶关乃至国家的发展出过一分力。袁湘兰说,无论当时过得怎么艰难,都没有怨言,心里一鼓作气,就是要用自己的双手来改变韶关。

曲仁矿:涌现出一批全国先进和典型

曲仁矿局云顶矿煤矿工人谢园镭,在疗养院疗养时听到要开展劳动竞赛找借口溜回来参加比赛。实现全年掘进架棚2528架,一年干了两年的工作量。1979年,他被评为全国劳模。

曲仁矿还涌现出了全国劳模周本荣,全国劳模、广东省特等劳模、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曹庭顺,全国劳模、全国“三八红旗手”吕巧花等一大批先进人物。

曲仁矿富国煤矿工人蒋路保,被评为全省煤炭系统第一个省级劳动模范。

文:毕式明、邵轩、荣笑雨

图:韶钢宣、韶关发布

韶钢、韶冶“双变”试点,推动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

3

韶钢、韶冶“厂区变园区、产区变城区”试点工作推进现场会召开

积极推进“双变”改革试点工作

为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和北部生态发展区产城融合探索路径提供示范

昨日,韶钢、韶冶“厂区变园区、产区变城区”试点工作推进现场会分别在宝武(韶关)现代产业园、中金岭南(韶关)功能材料产业园召开。市委书记王瑞军出席会议并讲话。市长陈少荣主持会议。市政协主席王青西,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邓小杰出席会议。中南钢铁党委书记、董事长、总裁李世平;广晟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中金岭南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余刚;中金岭南总裁张木毅;中南钢铁高级副总裁赖晓敏;韶钢松山党委书记、董事长解旗等嘉宾出席会议。

市委书记王瑞军在韶钢、韶冶“厂区变园区、产区变城区”试点工作推进现场会上讲话。

韶冶“厂区变园区、产区变城区”试点工作推进现场会上,与会人员实地调研军芃公司智能装备制造项目、韶冶含锌渣烟化炉吹炼资源利用与环保升级改造项目,并举行中金岭南(韶关)功能材料产业园揭牌仪式,见证高端工业铝型材项目入园签约仪式。

王瑞军、陈少荣、余刚、张木毅共同为中金岭南(韶关)功能材料产业园揭牌。

王瑞军、陈少荣、李世平、解旗共同为宝武(韶关)现代产业园揭牌。

韶钢“厂区变园区、产区变城区”试点工作推进现场会上,与会人员实地调研防灾减灾装备项目、韶钢氢能项目,并举行宝武(韶关)现代产业园揭牌仪式,见证镭目公司智能研究院项目、防灾减灾装备项目签约仪式。中国宝武发来贺信,表示大力推行“厂区变园区、产区变城区”试点工作,是全面贯彻***总书记对新发展理念要求的具体实践,是韶关市改革转型发展的有效路径,是颠覆传统、创新驱动产城融合发展的鼎力之作。中国宝武将全力支持宝武(韶关)现代产业园的建设,中南钢铁、韶钢及宝地广东将积极按照广东省、韶关市各级党委、政府的要求和部署,先行先试、加快推进、形成示范,打造央地共建、绿色发展的韶关样板。

与会领导嘉宾调研韶冶含锌渣烟化炉吹炼资源利用与环保升级改造项目进展情况。

王瑞军代表韶关市委、市政府,向一直以来关心支持韶关改革发展的企业和来宾表示欢迎和感谢,对韶钢、韶冶试点工作的顺利推进表示祝贺。他指出,今年年初,市委、市政府认真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谋划实施“厂区变园区、产区变城区”改革,以市委全会形式审议通过韶钢、韶冶试点实施方案,并推动纳入2021年广东省经济体制改革重点任务,加快推动韶钢、韶冶从传统的生产型厂区向现代化园区转型,一体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促进产城融合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非凡之举破解发展难题,解决顽瘴固疾,为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和北部生态发展区产城融合探索路径、提供示范。试点实施以来,中国宝武、中南钢铁、韶钢,广晟集团、中金岭南、韶冶等高度重视、大力支持,各有关部门密切协作、倾心服务,初步形成了有总体实施方案、有园区发展规划、有年度工作要点、有沟通协调机制、有督查指导机制的试点政策体系,引进了一批非常实、技术含量高的产业项目。

韶钢“厂区变园区、产区变城区”试点工作推进会现场。

王瑞军希望,韶钢进一步解放思想、主动作为、创新发展,坚定不移走“厂区—园区—城区”产城融合转型升级道路,积极延伸拓展产业链条,深化产学研用合作,不断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力争用5年时间再造“一个韶钢”,示范带动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韶冶加快培育壮大有色金属新型功能材料、高端智能装备制造等主导产业,提升改造铅锌有色金属冶炼产业,打造完整的有色金属产业集群,并统筹生产、生活、生态布局,建设生态引领、宜产宜居的产城融合园区。

王瑞军表示,市委、市政府将一如既往地支持韶钢、韶冶做强做大做优,以更大的力度、更实的举措、更好的服务,全力加快推进“厂区变园区、产区变城区”试点工作,切实协调解决园区项目落地遇到的问题,争取项目早日建成投产、发挥效益,着力打造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的标杆企业,为韶关奋力争当北部生态发展区高质量发展排头兵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李世平表示,中南钢铁作为央企,是钢铁行业的龙头企业,也是韶关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在强化自身发展的同时,更要关注区域协同发展,坚定不移推动产业升级,探索大型国有企业创办产业园区的先行先试之路,积极推进生态圈建设,着力将现代产业园建设为韶关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努力成为华南地区具有影响力的先进制造园区、产城融合示范、智慧应用基地。

余刚表示,中金岭南将把握发展机遇,按照建设国家级有色金属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园区的目标,与韶关在“政产学研用”平台建设、产城融合发展等方面开展紧密合作,加快传统工业企业向现代化园区转型,共同探索实践广东北部生态发展区老工业基地产城融合发展之路,实现强强联手、优势互补、合作共赢。

韶钢、宝地广东、宝武清能、深圳防灾减灾技术研究院、中震科建(深圳)控股有限公司、湖南镭目科技有限公司嘉宾,中金岭南、中金岭南军芃公司、深圳华加日铝业有限公司、韶关冶炼厂嘉宾,后续“厂区变园区、产区变城区”试点企业负责同志参加现场会。

华旭初、刘启宇、黄星会、颜玉明、罗晓勤、陈磊、高冬瑞、李欣、刘大济、卢春燕等市领导,韶关新区管委会、市直有关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各县(市、区)党政有关负责同志及园区主要负责同志参加现场会。

来源:韶关发布

WwW.BaiKeZhishi.Com
标签: 韶关 冶炼厂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baikezhishi@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