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的谥号为文正 死后谥号文正的有谁

2024-04-18 19:26:43 综合百科 投稿:LE
最佳答案百科知识网:死后谥号文正的有谁,1、范仲淹,生于989年,卒于1052年,字希文,原名朱说。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谥号“文正”。2、方孝孺,生于1357年,卒于1402年,浙江宁海人,明代大臣、著名学者、文学家、散文家、思想家,字希直,一字希古,号逊志,曾以“逊志”名其书斋,蜀献王替他改为“正学”,因此世称“正学先生”。福王时追谥文正。3、刘统勋,生于1698年

死后谥号文正的有谁

1、范仲淹,生于989年,卒于1052年,字希文,原名朱说。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谥号“文正”。

2、方孝孺,生于1357年,卒于1402年,浙江宁海人,明代大臣、著名学者、文学家、散文家、思想家,字希直,一字希古,号逊志,曾以“逊志”名其书斋,蜀献王替他改为“正学”,因此世称“正学先生”。福王时追谥文正。

3、刘统勋,生于1698年,卒于1773年,字延清,号尔钝,清内阁学士,刑部尚书,高密县逄戈庄(原属诸城)人。刘墉之父。乾隆三十八年卒,谥文正。

历史上谥号文正的八大名臣,其中一人连唐太宗都有点怕他

谥号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特有的现象,皇帝有谥号,王公大臣们也有谥号,但是并非所有士大夫都有资格得到官方认可的谥号也就是官谥,比如汉朝规定生前封侯者才有资格得谥号(所以卫青谥号是烈,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的李广就没有谥号),唐朝规定三品以上才有谥号,因此除了官谥之外还有私谥。文臣和武将谥号各有不同,文臣谥号以“文”为荣,而最尊荣的谥号就是“文正”。

“文正”这个谥号一开始并不是叫“文正”而是叫“文贞”,到了宋朝宋仁宗的时候,因为宋仁宗名字叫赵祯,为了避讳所以从宋仁宗开始“文贞”就改为了“文正”,无论是“文贞”还是“文正”,历史上能得此谥号的并不多,排除了某些明显名不副实的之外,今天就列出历史上谥号文正的八大名臣。

魏征

历史上第一个被谥为“文贞”的名臣就是唐太宗时期赫赫有名的谏臣魏征。唐太宗李世民的贞观之治和魏征的犯言直谏是分不开的:魏征一生面陈谏议有五十次,谏诤多达“数十余万言”,而且魏征的直谏是不达目的誓不罢休,毫不顾忌唐太宗的脸面,李世民数次都被他逼得恼羞成怒,对他可以说是即重用他,内心或多或少又有点怕他的犯言直谏,生怕让自己无法下不来台。

宋璟

唐玄宗时的一代名相,开元盛世的重要缔造者之一,与房玄龄、杜如晦、姚崇并称唐朝四大贤相。七十五岁时去世,谥号文贞。

范仲淹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可能是名气最大的谥号文正的名臣,毕竟世称范文正公这样直接的真的不多。

司马光

“文正”被认为是人臣极美的谥号其实和司马光有很大关系,是他第一次提出了“文正是谥之极美,无以复加。”,以他在当时巨大的影响力,宋哲宗给他“文正”也许是对他的肯定吧

耶律楚材

耶律楚材是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的九世孙,先后辅弼成吉思汗父子三十余年,是蒙古帝国初期重要的辅臣之一,死后谥号文正。

李东阳和谢迁

弘治中兴的三大名臣李东阳,谢迁和刘健就有两人的谥号居然都是最高的文正(刘健谥号“文靖”要低一点),据说李东阳将死之时,大学士杨一清来看他,见李东阳为谥号担忧就向他表示,他死后会给他文正的谥号,垂死的李东阳竟在床上向杨一清磕起头来,从中可见文正这个谥号在士大夫心目中的地位。

曾国藩

晚清四大中兴名臣,不仅台上台下明争暗斗,就是在死后谥号上也争斗不已,不过最后胜出的还是曾国藩。曾国藩谥号文正,***谥号文忠,张之洞和左宗棠谥号文襄,从谥号来看,文正最高,文忠次之,文襄再次之。世人以文正公称呼的,一个是范仲淹范文正公,一个就是曾国藩曾文正公。

不过有种观点认为单谥号“文”和“文正”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也就是说“文”比“文正”更为尊荣,比如王安石,韩愈和朱熹就是谥号“文”,历来对此有争议,见仁见智,不过至少宋以后都是以“文正”最为尊荣。

WwW.BaiKeZhishi.Com
标签: 谥号 有谁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baikezhishi@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