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非和鲈鱼(罗非鱼与鲈鱼的营养价值哪个高)

2024-04-03 07:49:07 综合百科 投稿:口天吴
最佳答案罗非鱼营养价值:罗非鱼肉味鲜美,肉质细嫩,无论红烧或清烹,味道俱佳。尼罗罗非鱼经测定,每100克肉中含蛋白质20.5克,脂肪6、93克,热量148千卡、钙70毫克、钠50毫克、磷37毫克、铁1毫克、维生素B10、1毫克、维生素B20.12毫克。同时罗非鱼含多种不饱和脂肪酸和丰富的蛋白

罗非鱼与鲈鱼的营养价值哪个高

1
罗非鱼营养价值:罗非鱼肉味鲜美,肉质细嫩,无论红烧或清烹,味道俱佳。尼罗罗非鱼经测定,每100克肉中含蛋白质20.5克,脂肪6、93克,热量148千卡、钙70毫克、钠50毫克、磷37毫克、铁1毫克、维生素B10、1毫克、维生素B20.12毫克。同时罗非鱼含多种不饱和脂肪酸和丰富的蛋白质,在日本,称这种鱼为“不需要蛋白质的蛋白源”;鲈鱼营养价值:鲈鱼富含蛋白质、维生素A、B族维生素、钙、镁、锌、硒等营养元素;具有补肝肾、益脾胃、化痰止咳之效;鲈鱼血中含有较多的铜元素,铜能维持神经系统的正常的功能并参与数种物质代谢的关键酶的功能发挥,铜元素缺乏的人可食用鲈鱼进行补充。

无鱼不乐!市面上这20种常见鱼,好吃又营养,吃法上各有讲究

2

俗话说“无鸡不成宴,无鱼不成席”。丰富的口感以及多样的做法(红烧,剁椒,葱油,清蒸,烧烤,糖醋等),也让鱼肉成为了我们隔三岔五就特别想吃的美食。

鱼肉不仅鲜美,且具有独特的营养优势,给大家盘点几种常见的家常鱼:营养、口感上有何区别,吃法上又有何讲究呢?

1.鲫鱼

鲫鱼营养丰富,脂肪含量低,每100g鲫鱼肉里的蛋白质含量还能达到20g,而且鲫鱼肉质细嫩、肉味鲜美,是一种不错的食用鱼类。

鲫鱼红烧、干烧、清蒸、做汤均可,但尤以炖汤最为普遍。这里要提一下我们常见的吃法——鲫鱼豆腐汤。豆腐富含优质蛋白质,而鱼肉中不仅富含蛋氨酸,其氨基酸组成也比较适合人体需要,二者搭配能促进人体对蛋白质的吸收。

想要熬出漂亮的奶白色,鲫鱼要用油煎透,而且炖汤一定要用白开水,大火滚煮,熬制的时间不能太短,至少20分钟,大火煮小火炖。盐要最后放,这样才不会破坏鱼肉的营养和口感。

2.鲤鱼

北方常说“黄流未冻鲤鱼肥”,广东也有着“春鳊,秋鲤,夏三黎”的说法,秋天是鲤鱼在一年当中最为肥美的时期。

鲤鱼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及多种微量元素,脂肪含量仅4%,每150克鱼肉中,优质蛋白26.4克,ω3 脂肪酸,1056 毫克,相当于每天推荐摄入量的79%。

鲤鱼肉质比较粗,刺属于一般多,吃的时候要当心鱼刺。鲤鱼带着纯天然的土腥味,做法多样,多以重口味为主。北方菜中很多鲤鱼入菜代表,如酸甜口的黄河鲤鱼焙面、罾蹦鲤鱼、糖醋鲤鱼,腌熏的青田鲤鱼干、腌禾花鲤鱼,还有奶汤锅子鱼、浇汁荷包红鲤鱼、啤酒鱼、干烧鲤鱼、得莫利炖鱼、鲤鱼焖卷子、糖醋鲤鱼等。

山东、河南、山西、陕西、宁夏等几个省区,都将黄河大鲤鱼作为地方名产。如今,除了一些地方把鲤鱼打造成当地的代表性菜肴,普通家庭已很少会买鲤鱼、做鲤鱼了。

3.胖头鱼(鳙鱼)

胖头鱼即鳙鱼,花鲢鱼。“青鱼、草鱼、鲢鱼、鳙鱼”有四大家鱼的说法。其中,花鲢鱼是鳙鱼的俗称。

胖头鱼鱼头较大,可占身体的三分之一,颜色较深,以青黑为主,身上有较重的斑块。这种鱼头部的肉肥厚、细嫩,最适合来做鱼头菜。鱼头虽没太多肉,却极富营养,像磷脂、维生素和不饱和脂肪酸等物质的含量,要比鱼肉高出好几倍。而它们的富集地,由主要集中在眼部、唇部、喉部和脑部。

鱼头做的菜很多,如湘菜的剁椒鱼头,淮扬菜中的拆烩鲢鱼头,粤菜里的生啫鱼头煲,湖北的粉蒸鱼头,还有北方的垮炖鱼头等,还有自家做的鱼头豆腐汤。

4.鲢鱼

白鲢鱼则是鲢鱼的俗称,白鲢鱼颜色为银灰色,鱼头较小占身体四分之一。鲢鱼肉质鲜嫩,价格便宜,但却有一个很明显的缺点——多刺。

鲢鱼适合的吃法也非常多,可以红烧、清炖,也可以做酱烧鱼。没有太多讲究,吃起来都是家常的味道。

5.鲈鱼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鲈鱼,又叫花鲈,有海水鲈鱼和淡水鲈鱼之分。海鲜市场里的鲜活鲈鱼,以淡水鲈鱼居多,海水鲈鱼多以冰鲜或冷冻的方式售卖。

淡水鲈鱼中富含蛋白质、脂肪、钙、磷、铁、铜、维生素等成分,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每100g鲈鱼肉,热量104大卡,138mg钙、205mg钾和2.82毫克锌,嘌呤值:70 毫克/100克。鲈鱼是淡水鱼中DHA含量非常优秀的,远高于鲤鱼、草鱼、鲫鱼、青鱼,而且鲈鱼的鱼骨相对较容易剔除,这对老人和小孩都很友好。

一年之中,秋季的鲈鱼是最为肥美的,口感鲜嫩,刺少肉厚。烹饪鲈鱼的方法有很多,水煮、红烧、煎烹等,少油少盐的清蒸烹调最佳,营养、清淡、鲜美。

6.黑鱼

黑鱼,正式中文名乌鳢[lǐ],又被叫作乌鱼、生鱼、财鱼等,黑鱼肉厚刺少、价格实惠,其中含有丰富的钙、硒等微量元素,还富含多种优质蛋白质、多不饱和脂肪酸等营养物质,肉中脂肪含量低,肉质紧而细嫩,且相对少鱼刺。

黑鱼既能做烤鱼,又能成为水煮鱼片,或熬汤、或与其它食材闷煮等,是一条常见居家食用鱼。黑鱼表面带有一层黏液,烹饪之前,最好先用生粉搓干净再下锅,不然腥味会比较重。

7.青鱼

青鱼属鲤形目鲤科青鱼属中的唯一种,又俗称黑鲩[huàn]、螺蛳青、青混,是最常见的淡水鱼之一。在秋冬季是青鱼最肥的时候。

青鱼富含硒、碘、锌元素,多不饱和脂肪酸等。外形跟草鱼有几分相似之处,但个头要比草鱼大。青鱼油脂较多,适合烤着吃,保证肉的鲜嫩度。也非常适合红烧和油爆的吃法。江南青鱼的做法是做成熏鱼,又称爆鱼。先酱再炸后浸卤的熏鱼,鲜甜酥香。

8.草鱼

草鱼是鲤科草鱼属鱼类,俗称油鲩、草鲩、鲩鱼,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硒元素。

草鱼肉质较粗糙,土腥味较重,适合重口味烹饪。草鱼为烤鱼的原料鱼,具有价廉味美的特征,由它制作出的烤鱼,总体肉质偏松软,肉中脂肪含量低,美中不足的便是鱼刺偏多。草鱼不仅可做烤鱼,在水煮鱼片界也是常客。此外,草鱼也是煎炒炖煮样样行。

9.鳜鱼

鳜鱼虽然是淡水鱼类,但也含有一定的Ω-3脂肪酸,也是为数不多的低嘌呤水产。它的肉质细嫩丰满,刺特别少,很适合老人、小孩。

鳜鱼做法有很多,松鼠鳜鱼、清蒸鳜鱼等,安徽出名的臭鳜鱼闻着臭,吃着香。

10.嘎鱼

嘎鱼,是一种常见的淡水鱼,又名黄辣丁、黄颡鱼、黄骨鱼、黄鸭叫、嘎牙鱼、昂刺鱼等等。它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约为16%,脂肪含量仅为1.61%,肌肉氨基酸含量约为14.75%,含氨基酸17种,其中必需氨基酸7种且含量占比颇高,总体成分在同组淡水鱼类中仅稍逊于鳜鱼,是名副其实的低脂高蛋白的优质食物。鱼肌肉蛋白质中的赖氨酸颇为丰富,超过鸡蛋蛋白质标准,并较WHO/FAO标准高出38.2%。

嘎鱼肉质鲜美,没有小骨,既没有鱼鳞也没有肌间刺,更没有鲇的土腥味。各地都有食用嘎鱼的习俗,很少会出现类似鲤鱼这种因南北口味缘故,受欢迎程度呈明显地区化的情况。

吃法多样,蒸煮焖炸炖,无论是清淡的炖豆腐汤、拌豆豉清蒸,还是稍微重口味些的红烧、水煮鱼等做法都可。

11.罗非鱼

罗非鱼是原产于非洲的热带鱼类,俗称非洲鲫鱼。罗非鱼的营养价值高,又有白肉三文鱼的美名。

罗非鱼肉鲜、刺少,肉质相对要粗糙一些,比较适合红烧或是煎炸的吃法。傣族人爱用它做香茅草烤鱼。在鱼腹中填入各种新鲜和腌制的香料,用香茅草捆绑鱼生,在碳火上烤到鱼皮焦起。

12.泥鳅

民谚有“秋风起,泥鳅肥,初冬泥鳅赛人参”的说法。俗话说“天上的斑鸠,地下的泥鳅”,称赞泥鳅的肉质鲜……

泥鳅的味道鲜美,营养相当丰富,蛋白质含量较高,而脂肪又较低,而且胆固醇也很低,另外含有丰富的铁,锌、钙、维生素B等营养物质。泥鳅会有轻微的土腥味,用油煎炒以后和豆腐同煮,更能凸显泥鳅的鲜香。

13.鳝鱼

黄鳝有补益气血的作用,适当吃些有助于改善气血不足。鳝鱼性温,食用后能起到不错的散寒、除湿功效。鳝鱼还富含维生素A、钙、磷、卵磷脂、DHA等多种营养物质,在健脑、护眼、强免疫等多方面都有好处。刺少肉厚,是全家皆宜的食材。

黄鳝可煲粥、清蒸、红烧、油响、爆炒、椒盐,黄鳝的做法在每个地区都非常有特色,比如广州人喜欢做一锅鳝鱼丝煲仔饭;四川人则喜欢爆炒、水煮、下火锅;江南地区爱好一碗时令的鳝丝面。

14.石斑鱼

市场上常见的海鱼分为深海和前海,其中浅海鱼有多宝鱼、石斑鱼、黄鱼、带鱼等;深海鱼有金枪鱼、三文鱼、鳕鱼、比目鱼等。

石斑鱼,属于上等食用鱼,铁和锌含量很高,低脂肪,高蛋白,营养非常丰富。肉质细嫩洁白,类似鸡肉,素有“海鸡肉”之称。最能凸显出石斑鱼原汁原味的吃法,莫过于清蒸了。

15.多宝鱼

多宝鱼,又叫欧洲比目鱼。多宝鱼肉质丰厚白嫩,含有大量的脂肪酸、维生素E胶原蛋白、钙铁等。鱼刺较少,几乎没有细小的鱼刺,都是大鱼骨。

非常适合清蒸的吃法。还可以蒜香、红烧、烤鱼等。

16.耗儿鱼

耗儿鱼,是川渝地区的一种俗称,它其实包括鲀形目鳞鲀科和单角鲀科下属的好几种海鱼。它们的诨名无数,除了耗儿鱼,还有扒皮鱼、剥皮牛、马面鱼、皮匠鱼、扒皮狼、橡皮鱼……这一类鱼普遍有一层坚韧而富有弹性的皮,吃前要去鱼皮。耗儿鱼长的像呆萌,肝部可制鱼肝油,超市售卖的都会去头。

耗儿鱼在中国沿海几乎都有出产,总体也算比较家常的平价鱼了。耗儿鱼比较常见的吃法是烤鱼片。在川渝地区,耗儿鱼除了用来涮火锅,最常见的就是用豆瓣酱来烧鱼。在广东,耗儿鱼被称为“剥皮牛”,小的剥皮牛一般直接煎炸下酒,而稍微大一些的则会清淡烹饪,如潮汕地区会用香芹豆酱来蒸剥皮牛。大连,最经典的做法是皮匠鱼炖粉皮。

17.带鱼

带鱼是典型的长得不好看却非常好吃又营养的鱼种,也是比较平价的海鱼。

带鱼蛋白质含量较高,每百克含量约为17.7克,脂肪虽然比一般鱼类含量略高些,但其中多为不饱和脂肪酸,尤其是DHA和EPA这两种物质含量更是丰富。在常见的动物性食物中,带鱼的含钙量位居第二位,远高于鸡鸭以及猪牛羊等常见肉类。带鱼中还富含两种补钙“黄金搭档”——维生素D和镁。

带鱼的腥味相对比较重,可以采用红烧、糖醋等重口一点的方式烹调。带鱼是少有的煎着吃最好的鱼,可以适当搭配料酒,色香味俱全。

18.黄花鱼

黄花鱼又名黄鱼,黄花鱼的营养非常丰富,富含蛋白质和钙、磷、铁、锌等微量元素。黄鱼肉质特别白嫩鲜美,只有一条主刺,鱼骨比较少,肉呈蒜瓣状,高蛋白低脂肪,老人、小孩以及减肥人士,都非常适合食用。

黄花鱼的做法非常多,大黄花鱼肉质鲜嫩,特别适合红烧和蒸着吃,而小黄花鱼适合香煎和制成鱼干。

19.鲳鱼

渔民们常说“三月鲳鱼熬蒜心,四月鳓鱼勿刨鳞”,

每年三月,

是吃鲳鱼的好时候。

鲳鱼是刺少肉厚的鱼类,它的蛋白质、钾、不饱和脂肪酸、镁、磷等营养素含量都很丰富,细软的鱼刺,柔软的鱼肉,清甜的滋味,好吃又方便。

鲳鱼品种很多,白鲳鱼、灰鲳鱼、银鲳鱼、金鲳鱼……银鲳鱼肉质细嫩刺又少,是所有鲳鱼里头最贵的;尾巴尖儿和鱼鳍是金色的,那就是金鲳鱼,价格大概是银鲳鱼的一半。

鲳鱼肉厚刺少,味道鲜美,红烧、清蒸都很美味,也可以腌制或糟制。

20.三文鱼

三文鱼一词源自「Salmon」,通常最正统、最经典的三文鱼就是——大西洋三文鱼(大西洋鲑,Salmo salar),也就是国内所谓「挪威三文鱼」。

三文鱼是EPA和DHA含量的王者,EPA全称是二十碳五烯酸,DHA全称是二十二碳六烯酸,是两种Omega-3系的多不饱和脂肪酸。三文鱼热量208千卡/100克,蛋白质20.42克/100克,EPA862毫克/100克,DHA1104毫克/100克。基本上不到20g的鱼肉就可以满足一天的EPA、DHA需要了。还有维生素D,一块85克左右的三文鱼中就有400IU的维生素D。

除了营养价值外,三文鱼刺少味美,烹调、处理都非常方便。不过缺点是价格偏贵。

你最爱吃哪些鱼呢?

罗非鱼深受吃货喜爱,为何如今泛滥成灾,邻国却视如臻品?

3

经常有网友在网上调侃,没有中国人不吃的动物,如果把外国泛滥的动物运到中国来,我们分分钟都能将它们吃光,轻而易举解决他们的物种泛滥问题。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在我国也有物种泛滥的问题,比如常常出现在餐桌上的罗非鱼,现在已经在我国南方的众多水域中泛滥成灾了,因为罗非鱼生长速度特别快,对环境适应性强,繁殖能力强,所以如果不能将罗非鱼全部吃光,只要留下一条罗非鱼,那么它就会继续无限繁殖,不久之后,罗非鱼又会再次泛滥成灾。本期子牙童趣知识局给大家介绍泛滥的罗非鱼。

罗非鱼常被称为“白肉三文鱼”、“21世纪之鱼”,并非我国本土养殖鱼类,而是一种引进物种,它的原产地在非洲,是热带鱼类中的一种,体型类似鲫鱼,但比鲫鱼宽厚,因此也常被叫做“非洲鲫鱼”。罗非鱼的营养价值比较高,肉质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和氨基酸,这些营养物质非常有利于我们身体的生长发育和儿童的智力发育,其次,罗非鱼肉质中含有大量维生素A和维生素D,维生素A的摄入可以缓解人们眼睛疲劳,提高视力,维生素D的摄入有助于人体内钙元素的吸收,对儿童骨骼发育极为重要,老年人经常吃罗非鱼可以预防骨质疏松等疾病,此外,罗非鱼还含有一种叫做牛磺酸的营养成分,能够有效降低人体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可以调节血压、促进体内胰岛素的分泌,经常食用罗非鱼对患有高血压、高血脂等心血管疾病的病人十分有益。

60多年前,罗非鱼经东南亚国家传入我国,那时,正值我国建国初期,国民整体较为贫困,很多地方都有粮食短缺的问题,罗非鱼养殖容易、蛋白质含量高,在那时养殖罗非鱼很适合当时我国的国情,能够解决人们饮食中蛋白质匮乏的问题。目前,罗非鱼已成为是我国主要的养殖鱼类之一,在我国南方大规模养殖,特别集中在广东、广西等温度较高的地区。

每到繁殖期,雄性罗非鱼便会在池底挖出一个圆形的碗状坑,让雌鱼先进入坑内产卵,随后,雄鱼再进入其中进行授精,之后再由雌鱼用嘴含着已受精的卵粒,这样能够更有效保护卵粒的安全,因此,罗非鱼繁殖极强,在南方温暖的水域,几乎全年都是罗非鱼的繁殖期,在一片自然水域中只要有一条罗非鱼,便会绵延不断地繁殖下去。由于罗非鱼繁殖能力很强,疾病少、生长快,产量也高,并且属于杂食性动物,无论是水藻还是小鱼小虾都可以成为罗非鱼的食物,非常适合养殖,而且肉质肥美,少刺,营养价值较高,当时广受人们喜爱。

因此,一时间国内很多养殖户都热衷于养殖罗非鱼,但是在被引进到中国后,很多养殖户在对罗非鱼的养殖过程中管理不强,有一些罗非鱼逃出养殖场或者被人为放生,于是造成了罗非鱼在野外快速、大量繁殖,由于罗非鱼为杂食性鱼类,食量较大,生长速度也特别快,因此一片水域中如果有罗非鱼的存在,那么其他鱼类都会觅食困难,逐渐被“饿死”,再加上罗非鱼对环境适应能力很强,天敌较少,甚少有鱼类以罗非鱼为食,因而,罗非鱼生命力旺盛,最终造成罗非鱼的泛滥,目前,在我国南方很多野生水域中,罗非鱼的野外过度繁殖对其他鱼类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此外,对于中国人来说,罗非鱼烹饪后经常会有一种土腥味,相比鲈鱼、鲳鱼等味道逊色很多,因此大众对罗非鱼的兴趣不是很高。在我国罗非鱼的养殖主要集中在南方地区,市场价格也比较便宜。目前,罗非鱼在我国的南方水域中还是处于泛滥的状态,因为南方冬天温度要比北方高很多,罗非鱼属于热带鱼,喜热怕冷,因此南方更适合罗非鱼的生长和繁殖。此外,南方的水资源更为丰富,相比北方,南方的江河湖泊更多,罗非鱼在南方有着更大的生存空间,也加快了他们的繁殖速度,所以罗非鱼在我国南方众多野生水域中极为泛滥。

现在的罗非鱼已经继我国四大本土鱼后,成为第五大养殖鱼类,并且产量逐年上升,中国“吃货”们面对罗非鱼兴趣并不是很高,从肉质的味道来说,罗非鱼并不太符合中国人的口味,所以,虽然中国市场很大,但是罗非鱼的销量并不高,除了少部分在国内销售外,大部分罗非鱼都是出口到国外,外国人吃鱼不喜欢吐刺,刺少肉多的罗非鱼可以制作成鱼片、鱼排等,广受外国人的喜欢。

在国外,罗非鱼是一种各大科学机构都极力推荐的鱼类,很多国家管理局、环境局都将罗非鱼列为食用水产品中的最佳选择之一,其中,美国是罗非鱼的销量大国,除了美国,众多欧洲国家也非常喜欢罗非鱼,此外,对于非洲等贫困国家,罗非鱼更是“鱼中之宝”,不仅营养价值高、肉质肥美、而且价格也极为便宜,是一种全世界广泛适宜食用的鱼。

在我国,罗非鱼的养殖产量很高,但是广大消费者们对罗非鱼热情不高,虽然罗非鱼价格便宜但却销量并不好,所以,我国养殖的罗非鱼最大的消费市场仍是向国外出口,虽然中国人不太喜欢罗非鱼的味道,但是在日本、越南等东南亚国家和众多欧美国家,罗非鱼还是广受欢迎的。中外食客们对鱼类烹饪习惯很是不同,中国人喜欢用红烧、清蒸、炖煮等方式烹饪鱼类,而欧美人更倾向于用烧烤、煎炸等方式进行烹饪,因此,肉质肥美的罗非鱼在欧美极受欢迎。美国是全球罗非鱼的第一大进口国,也是我国最大的罗非鱼出口国,仅仅美国一个国家,我国每年的罗非鱼出口量可以达到10万吨,其次,墨西哥是我国罗非鱼的第二大出口国,俄罗斯、日本、以色列等国家的罗非鱼也多从我国进口,由此可见,我国的罗非鱼养殖还是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应。

现在的罗非鱼广泛存在于我国南方的野生水域中,它们的泛滥导致其他鱼类品种的减少,目前成为南方垂钓者的主要垂钓目标,并被称为新手钓鱼者“最佳入门之鱼”。其实,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在极力推荐养殖罗非鱼,这是一种产量高、成本低、营养极为丰富的鱼类,已经拥有60多年罗非鱼养殖历史的我国,现在是全世界罗非鱼养殖量最大的国家了,而且,在最近的十年时间,我国罗非鱼的产量每年都在以9%的增速稳步增加。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虽然在我国南方,野生罗非鱼已经泛滥成灾,但是,罗非鱼繁殖能力强、好养殖、投入少、回报快的这些优势不容忽视,我国也通过罗非鱼的养殖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所以还是有很多养殖户热衷于养殖罗非鱼后再出口到国外。对于罗非鱼泛滥造成的生物入侵和出口带来的经济效益,你觉得哪一个更为重要呢?

欢迎大家留言评论。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我们下期再会。如果你喜欢我的文案,请关注我,为我点赞并转发,你们的每一次鼓励,都将是我做出更好文案的动力。

WwW.BaiKeZhishi.Com
标签: 罗非鱼 鲈鱼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baikezhishi@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