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骤停名词解释外科(心脏骤停名词解释)

2024-03-30 19:10:01 综合百科 投稿:LE
最佳答案心脏骤停的名词解释是指心脏射血功能突然终止,大动脉搏动消失,在临床上又称之为猝死。临床上最常见的类型是心室颤动,是临床上的危急重症。根据心电图的表现将心脏骤停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心室颤动或心室扑动;第二类是心电机械分离;第三类是心脏停搏。 这份“救命宝典”

心脏骤停名词解释

1

心脏骤停的名词解释是指心脏射血功能突然终止,大动脉搏动消失,在临床上又称之为猝死。临床上最常见的类型是心室颤动,是临床上的危急重症。根据心电图的表现将心脏骤停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心室颤动或心室扑动;第二类是心电机械分离;第三类是心脏停搏。

这份“救命宝典”,请收藏

2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遇到心脏骤停,怎样正确帮助实施“心肺复苏”?

AED“救命神器”覆盖率提升了,你会使用吗?

气道异物梗阻窒息,如何用“海姆立克”急救法化险为夷?

在120“国家急救日”倡议活动期间,《央视新闻医学公开课》走进北京急救中心,邀请我国著名急救专家陈志医生讲授权威科普急救知识,手把手教你实用急救技能!

戳视频,长知识。

急救专家教你“心肺复苏”

你需要按照“急救四步法”的步骤进行“心肺复苏”。

1.评:评估环境,确保安全。

2.查:判断患者是否有反应(意识)。

3.呼:寻求帮助:拨打120、取急救包、AED等。

4.救:继续评估患者呼吸情况,5~10秒内如患者没有呼吸或者仅有濒死样呼吸,应立刻对其实施“胸外按压”“开放气道”“人工呼吸”的抢救。

“胸外按压”要点

1.按压位置在两个rutou连线中点和胸骨交界处。

2.跪在患者一侧进行按压,双膝紧贴患者一侧手臂。

3.按压深度成人5~6厘米,儿童5厘米左右,婴儿4厘米左右。按压的频率100~120次/分钟。保证充分回弹。

“人工呼吸”要点

1.首先压额提颏开放气道

2.然后捏住患者的鼻子,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吹气时间1秒钟,连续2次,让患者胸部有微微起伏即可,不需要深吸气。

3.按照每按压30次,进行2次人工呼吸的比例进行复苏(30∶2),直到专业医生到现场为止。如果不能或不愿实施人工呼吸,单纯的胸外按压早期同样有效。

急救专家教你正确使用“AED救命神器”

1.开:确保现场环境安全后开机,根据语音提示进行操作。

2.贴:贴好电极片连接好导线。

3.查:让AED自行分析患者心律,不要碰触患者。

4.电:确认安全后,按下放电键,实施救命电击,电击后不要评估立即进行心肺复苏。不要关闭AED,每隔2分钟它会自动分析,按照它的提示操作。

急救专家教你成人气道异物梗阻窒息解除法(“海姆立克”急救法)

1.在患者身后弓字步,一只手食指和中指摸到患者肚脐,另一只手握拳,拳眼对着患者腹壁。

2.用另一只手包住握拳的这只手,向患者后颈部方向用力冲击。

3.如果异物没有出来,要持续进行冲击直到异物被冲出为止。

4.如果患者失去意识则开始心肺复苏。

急救专家教你婴儿气道异物梗阻窒息解除法

1.一只手抓住患儿两侧颧骨,固定住头部。

2.另一只手从背部穿过抓住患儿枕部,用三明治的方法把他夹起来。

3.迅速把婴儿翻下去,头朝下,在两个肩胛位置用掌跟进行冲击5次。

4.再把婴儿转过来,头朝上,在两个rutou连线下方中点位置按照每秒1次的频率进行胸部冲击5次。

5.拍背和胸部冲击交替进行,直到患者异物排出为止。

6.如果患者失去意识则开始心肺复苏。

监制丨李大勇

制片人丨王宇

主编丨李雯婷

记者丨余静英 顾小慈

摄像丨林健

剪辑丨何科桦

WwW.BaiKeZhishi.Com
标签: 名词解释 心脏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baikezhishi@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