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辕黄帝出生在哪里(轩辕黄帝是哪里人?)

2024-04-02 19:13:08 综合百科 投稿:爱你的玫瑰
最佳答案轩辕黄帝出生在河南省新郑,是古华夏部落联盟首领,中国远古时代华夏民族的共主,五帝之首,被尊为中华“人文初祖”。据说是少典与附宝之子,本姓公孙,后改姬姓,故称姬轩辕。居轩辕之丘,号轩辕氏,建都于有熊,亦称有熊氏。也有人称之为“帝鸿氏”。史载黄帝因有土德之瑞

轩辕黄帝出生在哪里

1

轩辕黄帝出生在河南省新郑,是古华夏部落联盟首领,中国远古时代华夏民族的共主,五帝之首,被尊为中华“人文初祖”。据说是少典与附宝之子,本姓公孙,后改姬姓,故称姬轩辕。居轩辕之丘,号轩辕氏,建都于有熊,亦称有熊氏。也有人称之为“帝鸿氏”。史载黄帝因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黄帝以统一华夏部落与征服东夷、九黎族而统一中华的伟绩载入史册。黄帝在位期间,播百谷草木,大力发展生产,始制衣冠、建舟车、制音律、创医学等。

初祖农耕丨探秘·轩辕黄帝诞生地,轩辕故里轩辕谷

2

山重 轩辕宫

清水历史悠久,是我国古代文化发祥地之一,中华人文初祖轩辕黄帝的诞生地。在漫长的历史岁月,早在八千多年前,中华民族的祖先们就在清水这块沃土之上繁衍生息,形成部落。八千年来,一代代黄帝子孙们以其特有的勤劳和睿智,不断地开发轩辕故里的山河,创造着灿烂的古代文明。

清水轩辕谷:轩辕黄帝的诞生地

清水县是“轩辕故里”,文献中屡有记载。史称“有娇氏以戊己日生黄帝于天水”。晋。郭璞《水经》载:“帝生于天水轩辕谷。”《甘肃通志》载:“轩辕谷隘,清水县东七十里,黄帝诞此。”《直隶秦州新志》载:“帝生于轩辕之丘,名日轩辕,今清水县有轩辕谷。”《甘肃省志考异》中载:“轩辕谷在上邽城东七十里,轩辕帝生处也。”清水古称上邽,又属天水郡管辖。故史料中所说的天水轩辕谷,实际上就是清水轩辕谷。各种县志亦均有记载,“轩辕谷,东南七十里,黄帝诞于此。黄帝生于姬水,长于寿邱。”宋。罗泌博考众说所著《路史》,该书注中有寿邱在上邽语。这些史实与成纪为伏羲、女娲生地,宝鸡为炎帝生地互相印证,有助于证明渭水流城为华夏远古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登高俯瞰,轩辕谷犹如一只护风藏水的圆盘,飘然降落在了陇坂关山的茫茫林海之中,恰似倒躺着的敞口鼓腹的大地湾陶罐。圆盘中央,兀然挺拔着的俊秀山峰,就是《史记》所载的“轩辕之丘”,当地人称轩辕丘。登高远望,围着轩辕丘的圆盘似的山峰,极像一条翘首摆尾的青龙,顽皮的孩子似的,环抱住了慈母般的轩辕丘。轩辕丘前,向北流入陕西通关河,在宝鸡以西汇入渭水的轩辕溪,与《水经注》“水出南山轩辕溪”,“北流注泾谷水”,“东南入渭”等记载完全相符。轩辕丘前,一直以来就有祭祀轩辕黄帝的三皇庙,当地人把轩辕黄帝称为“轩王爷”和“三皇爷” ,现在,民间已自发组织建起了气势雄宏的轩辕宫。

清水民间祭祀轩辕黄帝世代相传

轩辕丘对面,轩辕溪两边,居住着只有“雷”“苗”两姓,世不通婚,相传为“专门守三皇爷香火”的三皇沟村民。轩辕谷东面坡地,有当地村民口口相传的“轩王爷”降生、睡觉、嬉耍、练武、晒太阳的“轩王台子”、“睡觉石”、“嬉台”、“演武台”、“晒台”。东坡背面谷中,靠着轩辕谷,有龙潭沟村,村民中有四户人家姓“龙”,相传为黄帝大臣龙行的后代。

早年,清水县在三皇沟曾建有三皇庙。20世纪70年代修梯田时,曾在庙基上翻出过瓦砾砖块。1993年春,三皇沟村民犁地时,翻出过两块方砖。据当地年长的村民说,三皇沟原盖有三皇庙,对面有戏台。至今,村民称轩辕黄帝为“轩王爷”或“三皇爷”。后来,由于交通不便,先移到县城窑庄沟,后移建到永清堡下。1943年,***49师驻清水时,拆除三皇庙,盖了碉堡,剩下一厢房。1952年,有位老红军住过家。至今,人们把永清堡后的地方称作“三皇庙塬”。庙前曾树一“轩辕故里”石碑,系明朝学者胡缵宗所题。清水县城在民国时称“轩辕镇”,解放初称“轩辕区”。县城北2公里处的上邽乡李崖村有两孔窑洞遗址,曰“轩辕窑”,亦称“轩口窑”,相传为轩辕之母携帝栖居之所。解放前后,窑洞有画廊。此处断崖处有大量的细泥,壁薄红色的龙山齐家文化陶片、灰坑层多处,属龙山齐家文化遗存。考古证明,龙山齐家文化与黄帝同时代。

轩辕黄帝是华夏文明和中华传统文化的杰出缔造者,他在中国历史上的发明创造及其推动人类社会发展进步所做出的巨大贡献,不仅永远载入中国史册,而且永世不衰地被后人传承和弘扬。轩辕黄帝是13亿中华炎黄子孙非常崇敬的人文始祖。特别由于他根系清水,所以轩辕谷村民和勤劳朴实的32万清水人民世世代代对黄帝心怀极为深厚的血肉感情。清水人民尊崇、敬仰和衷心追念黄帝的自发行动万代相传,从未间断过。

哦,黄帝原来是四川人

3

一一 黄帝出生地考

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黄帝到底是哪里人?一直说法不一。陕西在延安建有黄帝陵,受到公祭,郭沫若先生还为此受主席委托为黄帝陵撰写了《黄帝陵》三个大字。河南新郑建有黄帝祭祀场所,称黄帝故里。然而由于历史久远,黄帝到底是哪里人,仍若隐在历史烟云深处。本文试就此问题作一探究,只为拋砖引玉,望勿丢砖。

一、最先记述黄帝的是哪本古籍

中国古籍浩如烟海,但真正有价值、成体系的不外乎《尚书》、《吕氏春秋》、《左传》《竹书纪年》、《史记》、《山海经》等,然而记述黄帝的只有《史记》、《山海经》等少数几部书。《史记》是后世认可的史书,但它记载黄帝的身世也很廖廖,只说黄帝的父亲叫少典,黄帝出生于轩辕。但太史公并没有说《史记》记叙黄帝引用或参考了哪本书,但从太史公在撰写“夏本纪”时,谈及了《山海经》,说明了《山海经》对他写作黄帝至大禹这段历史有影响,因为《山海经》对黄帝的谱系传承几乎在《史记》中得以完美复制。而从现有的古籍看,《山海经》是记录黄帝这个人及其完整家族谱系的第一书,中国的远古神话也皆出自此书,其它后世的书都或多或少受其影响,因此研究夏以前中华民族的远古史、研究黄帝的出生及人生轨迹绕不开这本书,必须从这本书中找寻答案。

二、轩辕台、轩辕丘、轩辕山、轩辕国到底在哪里?

据《史记·五帝本纪》记载:“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於西陵之女,是为嫘祖。”轩辕之丘在何处,《史记》没有说明,但比《史记》古老很多的《山海经》却记叙得非常清楚,它在《大荒西经》中明确记载“有轩辕之国,在江山之南,栖为吉,不寿者八百岁。”。在《山海经·海内西经》又记载:“轩辕之国在穷山之际,其不寿者八百。”,同时在《山海经·海外西经》又记载“穷山在其北,不敢西射,畏轩辕之丘。在轩辕国北,其丘方,四蛇相绕。”意思是:穷山坐落在轩辕国的北部,那里的人由于敬畏黄帝的威灵从不向西射箭,因为那里有黄帝居住的轩辕丘。轩辕丘位于轩辕国的北面,呈方形,丘的四周有四条大蛇相互缠绕。轩辕台、轩辕丘、轩辕山、轩辕国实指一个地方,即黄帝出生的地方,只是范围大小不同而已。《山海经》的江山及河水是有所专指,江是指长江、山是指岷山,而河是指黄河,其它江河除个别如流沙外都统称为水,如若水、黑水等。同时《山海经》还明确记叙轩辕山有水注入黑水。晋代郭璞注解说说:“其国(轩辕)在山南边也,岷山之南。”这说明,轩辕山在岷江岷山之南,范围大体在今四川黑水县、茂县、理县、小金、金川、汶川县、平武县这一块,这才是黄帝的真实出生地。三星堆出土的大立人,身着绣着五条龙的丝绸长袍,站在四方堆上,这应是黄帝伟岸的形象,因为它印证了黄帝处在四方之丘这一《山海经》的记述。

三、黄帝为什么会在西陵娶嫘祖为妻

《山海经、海内经》记载“流沙之东,黑水以西,有朝云国、司彘国。黄帝妻雷祖,生昌意。昌意降处若水,生韩流……娶淖子日阿女,生帝颛顼。”,《史记》的记载与《山海经》的记载几乎完全相同,略有不同的是,前者说黃帝娶西陵国之女嫘祖为妻。雷应该与嫘系一人。而西陵即为现四川绵阳市盐亭县。从地图看,盐亭离平武、茂县、理县、汶川、黑水等地并不远。这说明轩辕之国离西陵国并不远,因此黄帝与嫘祖通婚就很正常,符合时空条件,而嫘祖是华夏养蚕制丝第一人,而盐亭大量产桑树和蚕丝,更是符合常情和逻辑。华族起始于黄帝,但更离不开嫘祖。按《说文解字》,华同花,也指华丽、华美的意思。当黄帝部落的人穿着华丽丝绸制作的衣饰时,被其他部落的人称着穿华丽服饰的人,久而久之,华族称謂就此传开,这应该是华族称谓的起始,三星堆出土丝绸残片和大立人身着华丽丝绸长袍充分印证了这一切。这说中华民族的华与丝绸有关,与华山无关。

四、黄帝在四川繁衍后代与三星堆的关系。

从《山海经》和《史记》可以看出,黄帝娶西陵女嫘祖(雷)后,生了儿子青阳和昌意,分别迁居江水(长江边)和若水(乐山附近青衣江),昌意又生颛顼,在黄帝在桥山去世后,又继黄帝位。颛项去世后,其孙子高辛继其位,是帝喾。以后继位的帝尧、大禹均是黄帝直系血脉。从地图看,盐亭离三星堆并不远,直线距离可能不到一百公里,因此三星堆应与黄帝与嫘祖生活之地有传承和联系。《山海经·海内经》记载了“西南黑水之间,有都广之野,后稷葬焉。爰有膏菽、膏稻、膏黍、膏稷,百谷自生,冬夏播琴。鸾鸟自歌,凤鸟自儛,灵寿实华,草木所聚。爰有百兽,相群爰处。此草也,冬夏不死。”所以《华阳国志·蜀志》记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这实际反映了黄帝和嫘祖生活的都广之地,即现在的成都平原的真实地貌和物产。明杨慎《山海经补注》云:“黑水广都,今之成都也。”《书禹贡》:“华阳黑水惟梁州。”黑水,查康熙字典:位于四川省西北部,阿坝州中部,青藏高原东南横断山脉的岷江上游,应是雅砻江。

《海内经》云:“大皞爰过,黄帝所为。”《淮南子·坠形训》云:“建木在都广(成都平原),众帝所自上下。”郭璞注:“众帝王、帝尧、昆吾从都广山以建木为天梯上天还地,故曰上下。”三星堆神树,以树为天梯,以广都之野(成都平原)为背景,铸造出众多凤鸟,寓为众多帝王从此神树上天下地,畅通无阻,活动在广阔的宇宙之间。从三星堆的青铜大立人(黄帝)、带盔青铜人(颛顼)、耳有三洞青铜人(大禹)及青铜神树,我们可以判断是黄帝、颛顼、大禹后人建立了三星堆,以祭祀其先祖,因为三星堆的出土文物印证了《山海经》的相关记叙,而中原或其他地方的文物则不能印证《山海经》的记叙。至于三星堆是夏朝还是更后的王国的祭祀场所,有待研究考证。

结论,黄帝出生于四川的轩辕山、娶四川西陵女嫘祖为妻,在四川江水、若水等地生儿子青阳和昌意,青年时生活繁衍生息在四川,因此是地地道道的四川人,而不是河南新郑人,也不是甘肃天水人。

WwW.BaiKeZhishi.Com
标签: 轩辕 黄帝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baikezhishi@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