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长是个什么官 亭长是什么官职

2024-03-31 21:03:29 综合百科 投稿:口天吴
最佳答案亭长属于低于县二级的行政建制长官,级别相当于现在的派出所所长。战国时始在邻接他国处设亭,置亭长,任防御之责。秦、汉时在乡村每十里设一亭。亭有亭长,掌治安警卫,兼管停留旅客,治理民事,多以服兵役已满期之人充任。此外设于城内或城厢的称“都亭”,设于城门的称“

亭长是个什么官

1

亭长属于低于县二级的行政建制长官,级别相当于现在的派出所所长。战国时始在邻接他国处设亭,置亭长,任防御之责。秦、汉时在乡村每十里设一亭。亭有亭长,掌治安警卫,兼管停留旅客,治理民事,多以服兵役已满期之人充任。

此外设于城内或城厢的称“都亭”,设于城门的称“门亭”,均置亭长,其职掌与乡间亭长同。汉高祖刘邦曾在秦时担任亭长,东汉后渐废。

刘邦都快五十岁了,亭长是个什么官,凭什么争天下?

2

建立东汉的刘秀,很会打仗,有昆阳极少兵力大败王莽四十万大军的奇迹,但却被马超的先祖马援评价为不如刘邦。十六国时期把西晋朝廷打着耍、灭了前赵刘曜的后赵天王石勒,自我评价道:敢和刘秀一争天下,遇到刘邦,却只能像周勃、灌婴一样给刘邦驱使着用。为什么这些极为厉害的人物都对刘邦这么推崇,一句话:因为刘邦无可无不可。

这句话很含混,意思很广泛,星火辰的理解是,大概有三方面:第一、刘邦极善于适应环境,无论在哪种情况下都没有弱点可寻。在极为艰难时,刘邦也可以安然度日,在登上高位时,他也善于展现自己的王者气度。所谓的能屈能伸。第二、刘邦是一张能画各种图景的白纸,他的能力也是如此。他善于接受别人的意见,而且是正确的意见,虽然自己不见得见识有多高超,但是对事物的判断却很敏锐和准确,因此他能够在能人的指导下迅速的强大起来。这既包括他的能力,也包括其势力。第三、刘邦的性格中有一种让人说不出的吸引人的亲和力,不管是道德高尚的能人,还是私欲膨胀的能人,都会被他这种人吸引,道德高尚的能人觉得他们在刘邦手下能够实现当王者老师的大志,私欲膨胀的能人在刘邦手下却能获得他们想要的东西。

概括起来,就是刘邦可以无所不包,潜能巨大。这种人唯一的缺点,就是如果出身在毫无势力的平民之家,潜能只怕难以兑现。但刘邦却遇到了一个对他极为有利的时代,也就是自周朝初年分封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大变局时期。周朝封了成百上千个诸侯,到秦朝时期,都被灭亡殆尽,其中皆是杀戮、贵族家的仇怨。秦朝作为灭六国的最后胜利者,将所有的灭国怨恨都集中到它的身上,加之其实行严酷的统治,也导致了底层百姓的不满。于是,秦朝轰轰烈烈的农民战争起来了(说起来,很多带头者,是六国贵族的后代)。刘邦的潜力得到了兑现的时机。

按照史记中的记载,刘邦上半辈子就是混吃等死,甚至算不得一个合格的农夫,因为他种地总是偷懒,远不及他二刘仲勤快,但即便如此,刘邦却活得很自信,没有丝毫自责和不愉快,即便如此,人家依然和外面的女人(没正式结婚)生下了大儿子刘肥,还混了个亭长来当。

亭长虽然不是个什么官,但也不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村长,他大概的职责负责几个村的督捕盗贼以及迎来送往的工作,督捕盗贼,有点类似于现在派出所所长的一些职能,迎来送往则有村办主任的部分职责。不要觉着这没什么,能够把这种最基层的工作干好的,也不是什么人都能做到。在这种经历中,他和大约相当现在副县级的萧何(功曹)、曹参(狱曹)混成了好朋友,考虑到他的地位,这是需要很大本事的。

后来,秦末大乱,刘邦押送一批人去做苦工,路上干脆把这些人给放了,自己逃入了芒砀山中躲起来。这种行为是犯了秦朝的法律,但是却收拢了人心。到周围各个县都闹起来,沛县也不安定了。萧何等人就禀告县令,把刘邦等人召回来,召回来干什么?其实是为了弹压县中的乱民。这至少说明两个问题,第一、刘邦以前的捕盗工作是得力的,因此才能让县令同意萧何的建议。第二、在芒砀山的刘邦已经集结了一只队伍,刘邦当了山大王,否则弹压什么乱民?此时,县令见刘邦强大,又后悔了。于是刘邦和萧何等人里应外合,干脆自己当了沛公。

刘邦有一定势力后,就打周围的县,有胜有败,此时其实是刘邦最为脆弱的时期,比起贵族出身的各路起义诸侯,刘邦这种平民身份是极为不利的。因为他没有根基,名气也不足,不足以聚集足够的人。因此刘邦不得不投奔项梁(项羽叔父),这才有后来和项羽结义兄弟的事。后来,被项梁扶立的楚怀王因为担心项家的势力威胁其地位,便大力培植刘邦,才有了刘邦入关中的事情。项羽在巨鹿啃章邯几十万秦军的硬骨头,而刘邦得以趁机入关,收获了第一个攻入秦朝首都灭秦的人望,还约法三章,得到了关中人民的支持。而项羽呢,却在巨鹿坑杀秦朝降卒,后来又焚烧秦朝宫殿,立了三个秦人深恨的秦朝降将当三秦王。刘邦被赶到了汉中,当汉王,以此有了以后汉的国号。

刘邦自己打仗的本事,自然不如项羽远矣;他的文化水准,比起没落贵族出身的项羽也肯定差得多。但刘邦有处理实际的问题的好办法,这是他多年基层工作磨练出来的,这是其一;其二呢,刘邦不懂的就去问人,粮草、军需嘛,问萧何,萧何当了那么多年县吏,每每为秦朝筹措物资,他还能不懂?(县级工作难度其实最大)。奇谋妙计,那就问张良,张良可是韩国相国的子孙,什么政治阴谋不知道?更何况,在张良生活的阳翟一带,就是后来的颍川,这个地方,一贯出军师,还都是大军师(譬如后来的荀彧、郭嘉等人)。打仗的事儿,自然让韩信去干,其实刘邦自己也会,开始打得不怎么样,后来越大越好。说明什么,说明知天命的刘邦还善于学习。后来,刘邦拿下模仿项羽军法的黥布不在话下,说明了这个问题。

所以说,刘邦快五十岁了,从一无所有去争天下,其无可无不可的性格发挥了极大作用,因为如此,他能够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学习一切不曾学习过的东西,他更拥有着远超常人的良好心态;其次,他早年的基层经历,对他也是极大的锻炼,千万别小瞧一个小小的亭长,两汉时期,很多厉害的人,都起自亭长,譬如说汉光武帝云台二十八将中的有些人;当然,运气也是必要,譬如说秦朝末年的形势,这是必需的,又譬如说,正好有萧何、张良、韩信这些适用的人才,但若没有刘邦无可无不可的性格和行为方式,这些人也未必会被用在适用的地方。

(本文为星火辰原创,图片来自网络,更多内容请关注本号)

刘邦当过的泗水亭亭长,到底是多大的官?

3

汉高祖刘邦是历史上少见的庶民皇帝,而且作为汉民族和汉朝的开创者,确实取得不小的成就。但在他成名前,做过最大的官就是秦朝的泗水亭亭长。这到底是一个什么官呢?多高的职位呢?

刘邦剧照

事实上,亭长在秦朝并不是多大的官,只是最基层的公务员,战国时始在邻接他国处设亭,置亭长,任防御之责,除此之外,亭还可以用来防御和打探传达各种情报,在内地,“亭”有驿站的作用,还可为来往的过路人提供食宿。秦代时在乡村每十里设一亭,在湖北云梦出土的秦简上就有“市南街亭”等语。

刘邦剧照

在《汉书·百官公卿表》里有记载,十里一亭,亭有亭长,掌治安警卫,兼管停留旅客,治理民事。此外设于城内或城厢的称“都亭”,设于城门的称“门亭”,均置亭长,其职掌与乡间亭长同。汉高祖刘邦所任的就正是这样的一个亭长,秦代在亭长以下是没有公务员编制的,也就是刘邦这个亭长就是最基层的公务员,如果他手底下需要跑腿的人,就需要自己付钱雇佣了。亭长的任务呢,除了负责辖区内的治安情况,还要解决一些民间纠纷,负责监管外来人员,辅助上官征收赋税等。

我们一般都认为,一里等于500米,那十里就是5公里,这相当于一个村的大小了。在韩国,他们的行政单位基本还是实行我中国唐朝的称呼,“道”就相当于省,村就是里,村长叫里长或里正,那十里设一亭其实就是十个村设一个亭。

所以刘邦就是一个有编制的,乡长加派出所所长,只不过手下全是临时工。毕竟古代人口稀少,十里之地也没有多少人口,但对于刘邦来说一开始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正是他所特有的性格和素质,笼络各方人才,一步步走向建立大汉王朝。

WwW.BaiKeZhishi.Com
标签: 亭长 是个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baikezhishi@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