鲎虫有什么价值-鲎虫值钱吗

2024-04-06 17:02:02 综合百科 投稿:爱你的玫瑰
最佳答案鲎虫可以把水田里的杂草去掉,让稻子生长得更好,而且在日本,台湾等地区被当作宠物饲养。鲎虫体表深灰绿色,背壳呈椭圆形,腹部细长,柔软灵活。长尾巴成叉状。体长大约有100毫米,共分成约40节,还有些叶子一样的附属肢体。有资料说:人们发现鲎虫的复眼有一种侧抑制现象,

鲎虫有什么价值

1

鲎虫可以把水田里的杂草去掉,让稻子生长得更好,而且在日本,台湾等地区被当作宠物饲养。

鲎虫体表深灰绿色,背壳呈椭圆形,腹部细长,柔软灵活。长尾巴成叉状。体长大约有100毫米,共分成约40节,还有些叶子一样的附属肢体。

有资料说:人们发现鲎虫的复眼有一种侧抑制现象,也就是能使物体的图像更加清晰,这一原理被应用于电视和雷达系统中,提高了电视成像的清晰度和雷达的显示灵敏度。为此,这种亿万年默默无闻的古老动物一跃而成为近代仿生学中一颗引人瞩目的“明星”。鲎的血液中含有铜离子,它的血液是蓝色的。

甘肃发现“三眼怪物”,可在太空中繁育后代,在日本被当成宠物

2

你能想象吗?距今2亿年的远古生物,竟然出现在了我国甘肃省高台县的一个小村子里,它看起来既像蝌蚪又像是鱼,非常的奇怪,发现它的村民,也是在自家农田浇水的时候,发现了它的身影,因为从来不曾见过,所以立刻汇报了相关部门。

我国甘肃发现“三眼恐龙虾”

很快,相关专家就赶到了现场,经过仔细辨认后,发现出现在农田中的,竟然是一群“三眼恐龙虾”,它的学名叫鲎虫,是一种早在恐龙出现之前,就已经存在于地球上的远古生物,因为它长有三只眼睛,所以研究者又称它为“三眼恐龙虾”。

说起来,虽然是一种远古生物,不过鲎虫的数量还是很多的,在我国南北方也都有分布,只不过,不同的地方对于它们的叫法也是不同的。比方说,除了南方的“三眼恐龙虾”之外,北方则喜欢叫它们为水鳖子、王八虫。

从时间上来看,鲎虫最早的化石记录,大约出现在石炭纪,而且在世界各大洲都有分布。从季节上来看,每年的初春,鲎虫都会出现,然后大约存在20-40天之后,又会神秘消失,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它们是一种喜欢在相对温暖的季节现身的物种。

我们都知道,很多史前生物都是非常有特点的,特别是越是古老的低级生物,它们的生存能力也就越强,鲎虫也是如此,研究发现,鲎虫在产卵之后,如果环境不适合虫卵孵化,那么,就会一直到十多年之后,甚至是几十年之后,等到外界环境都符合孵化标准了,才会进行虫卵的孵化。

此外,早在达尔文研究地球生物的时候,他就发现,鲎虫在自然界中,完全没有任何的竞争关系,这也让它们的演化之路一直都是停滞不前的,也就是说,我们如今看到的鲎虫,和上亿年前的鲎虫,本质上并没有什么区别。

鲎虫在日本成“宠物”

鲎虫是一种不挑食,什么都吃的神奇生物,而且研究者还发现,如果遇到食物短缺的时候,它们还会同类相残,不过,一般来说,它们主要以各种植物、昆虫和小型的无脊椎动物为主,而且它们也是益虫之一。

早在100多年前,日本人就发现了鲎虫的农业价值,在水稻种植的过程中,如果将鲎虫放在农田里,它们可以将杂草全部去掉,这也让日本人经常用鲎虫来代替农药,并且由于鲎虫的外表特别有趣,所以,在日本,还有很多人会饲养鲎虫作为宠物。

同时,在我国台湾地区,也是有很多人拿鲎虫作为宠物,不过,因为鲎虫的生命周期很短,一般都是不断起孵化鲎虫卵,才可以一直对它们进行饲养。

此外,据说在北美洲,也有一些地方的居民会吃鲎虫,认为这种生物的味道非常鲜美,并且有研究发现,鲎虫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这也意味着,或许未来,这种远古生物,也有可能成为人类餐桌上的新宠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在我国,特别是在我国北方,虽然鲎虫的数量很多,但是大家对于鲎虫却并不了解,而且在过去,由于水田中经常会出现很多的鲎虫,人们不知道它是什么,还会将它捞出来喂给鸡吃,这也算是对于史前生物的“大不敬”了。

鲎虫可在太空中存活

相较于很多远古生物,演化至今普遍都灭绝了,或者是濒临灭绝不同,鲎虫目前存活在世界上的还有13种,而且数量非常可观。

所以,科学家们也是用鲎虫来进行很多的科学研究实验,比方说曾经在国际空间站的一个生物学研究项目中,就有研究者将鲎虫带去了国际空间站,一方面想要看看它们在太空环境中是否可以继续存活,同时,也认为鲎虫未来可以作为宇航员的蛋白质补充食物。

结果令人惊喜,在长达18个月的鲎虫实验中,它们不仅没有死亡,而且还在国际空间站中繁育了多代,这也让研究者们意识到了这种古老生物的神奇能力。

不过,在这里还是要提醒大家一下,虽然如今鲎虫可以作为一种特殊的观赏性宠物,不过,大家在购买的时候,一般都是以购买鲎虫卵为主,如果不小心,可能会购买到鲎虫的休眠卵,这也意味着,可能需要很长的时间才可以孵化,需要做好“持久战”的准备。

它已经存活了3.5亿年,别让最后一只中国鲎在人类嘴里消失

3

你可能不认识这种小生物,但是它已经在地球上存活了3.5亿年。它叫中国鲎,今年3月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宣布“濒危”。同时第四届国际鲎与保护研讨会6月将在广西的钦州和北海召开,该会议是第一次在中国**举办,突出广西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是中国鲎的天然优质产卵场,同时中国鲎刚被纳入了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保护中国鲎,别让最后一只中国鲎在人类嘴里消失。

我与中国鲎的故事:

小时候喜欢和哥哥去池塘,小渠沟里捉鱼,我在上游赶,我哥在下游用纱窗网做的园扁筐捞,能捞上来不少东西,蝌蚪啊,泥鳅啊,田螺啊,小扁鱼,各种水生虫子啊什么的。直到有一天,在海边赶海的时候,在一个死水潭里,发现了一只长相奇特的生物,它行动缓慢,浑身都是坚硬的外壳,腹部甲壳呈六角形,尾巴像一把细长的剑。捞上来一看很恶心,拿棍子把它翻过来更恶心,是一堆粉红色的腿儿,当时给我膈应死了(长大了才知道应该是密集恐惧症),怎么会有长这么奇怪的怪物。一直不知道它叫什么,几年前在科学频道的新闻上才了解是中华鳖。后来在海边钓鱼的时候也碰巧钓到过一只,就再也没见过它了。

远古时代的古老生物:

早在3亿多年前的泥盆纪鲎就生活在地球上,至今仍保持其形态,堪称海洋里的远古遗民,它与三叶虫是同一个期纪的动物。此时原始鱼类刚刚问世。

恐龙最早出现于2.3亿年前,大部分于6500万年前灭绝。而鲎虫至今在地球上已经延续了3.5亿年。它见证了恐龙由出现到灭绝的全过程。

因此鲎就是距今3.95-3.45亿年前泥盆纪(一说2.25亿年前的二叠纪)繁盛的海洋居民了。虽经数亿年的沧桑之变,但该物种依然如故,变化甚微。有“生物活化石”之称。

流着蓝色血液的远古异形:

中华鲎生活在浅海沙质海底。除了爬行、游泳等运动之外,它们还以奇特的方式完成难以想象的艰难任务。比如产生水流将食物引导到嘴里。有些还具有类似腮的功能,帮助他们获取氧气进行呼吸。

主要是肉食性动物,取食环节动物和软体动物等,有时也取食海底藻类。中华鲎生长周期很长,需要近13年才能完成繁殖。鲎的血液因含有铜离子显示蓝色。中华鲎作为蓝血"贵族"、简直任性得要命,四亿年了也没变过,还长着那副远古异形的样子。

它的外形有点像外星人,而且血液又是蓝色的,这给它增加了不少科幻色彩。而且具有药用价值,曾经看过一个纪录片讲的就是人类利用鲎的血来制造药品。每次取完了再放生,生生不息,好像血袋一样的循环利用。它的壳可以提炼成的药可治甲亢等病,又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所以无法逃脱被滥捕滥杀的命运。

被吃到濒临灭绝:

中华鲎虽具有“活化石”的高贵身份,但是也难逃无所不吃的人类的魔掌,何况作为活化石的它本身就极具研究价值。

对待这种奇异海鲜,我们以前的沿海人们喜欢把它劈成几块放进锅里煲汤,东南亚的朋友会用鲎肉炒海鲜面,还有人就直接放在烧烤架上,等肉熟了,挖挖就吃。现在鲎已经活生生被沿海地区的人吃成保护动物了,但是在小市场还有在私下销售,每公斤售价在200-300左右。小时候可是非常廉价的东西,主要原因是繁殖季节?喜欢成双成对地出现,雌鲎驼着雄鲎在沙滩上爬,非常容易捕捉。渔民们在捕捞期打捞中华鲎时,每次提起来就是一对儿,所以它们也被叫做海底鸳鸯。三天两头家里就做来吃吃。

而另一种圆尾鲎,含有类河豚毒素,不能吃,吃了可能会中毒。更坑的是中华鲎和圆尾鲎的外表并不好分辨,每年都有几位误吃进ICU。

如今,中华鲎已收录于濒危物种名录(红色)中,是国家二级水生保护动物,禁止任何单位或个人非法捕杀、收购、加工携带。但是它的生存状况依然不容乐观。

WwW.BaiKeZhishi.Com
标签: 有什么 价值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baikezhishi@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